陕西不招附马,云南不点状元,这句口头禅流传很广。陕西不招附马无从知道,云南不点状元在云南历史中尚未找到依据,只有从民间传闻中理出一些根由。 据传说,不知是哪个朝代,云南大理地区有一私塾周先生很有才学,天文地理、前因后果也都知道些。周先生进了秀才,中举不第,就在家乡开设一私塾学堂。附近乡民,慕名纷纷将子女送到周秀才的私塾里读书,周秀才也用心的教学生,年复一年,周先生知道他教的学生中,有两个学生很有才能,一个叫张君政,一个叫艾玉,字自修。这两名学生,张君政聪明伶俐,爱说爱动,广交结友,是个有上进心的奇才。艾玉恰恰相反,是个只爱学,天天沉着脸,专寻别人之短处的怪才。这两名学生,以后都将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将会名存千古,也会遗臭万年。也许还会闯出连诛九族的大祸,于是周老师在用心观察。 有一天晚上,周秀才在临睡前,要张君政替他洗脚,在那时,学生替先生洗脚是常事,张君政连忙替周秀才洗脚,左洗右洗,洗得很干净,很用心,不料周先生脚底板上有一个小点,洗不下来,张君政用力一抓,将周先生的脚抓痛了,周秀才抬起脚板来给张君政看了看说:“你抓什么?这是红朱砂痣,天生我教学吃饭,就靠这红朱砂痣了,你给我抓掉了怎么办呢?”不料张君政听了周秀才的话,便脱下自己的鞋来,抬起左脚板说:“先生,你有一颗红朱砂痣,就教书吃饭,我这几颗以后要做什么?”周先生一看,张君政左脚板上果然有七颗红朱痣,像北斗星一样镶在脚板上,大为惊奇。以后,便在教学中有意栽培张君政,张君政也很用心。时间似流水,冬去春来,这两名学生进秀才,中举人,上京考状元,在殿试中,张君政名列第一,考得状元,艾玉也得中,但在榜中最后一名,即背榜。后来,张君政招了皇帝的公主,并在朝中做了大官。由于他聪明能干,结交甚广,深得朝中群臣及皇帝皇后的器重,不长时间,就当上了宰相,好不威风和荣耀,家中父母亲属和老师都得以沾光。艾玉也靠张君政同乡同窗之情面,在朝中也谋得一个小小的官职。张君政和艾玉忘不了周秀才的教育之恩,从朝中做了金字扁额,银钱彩礼,赠送给周老先生,由于周秀才是当朝状元公的老师,更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但是,周秀才知道,他这两个学生荣耀之时,祸也不远矣。算出他这两个学生,“怪才”毕定会受“奇才”之智,直要酿成大祸,受连诛九族之罪,寻思躲避之计。 事情果不出周老先生所料。过了几年,有一次,张君政做寿,满朝文武大臣都为他送礼祝寿,连皇帝皇后也给他送了礼,当然,艾玉也来送礼祝寿。这时,张君政对艾玉也还客气。寿席中,在最热闹高兴的时候,张君政当着众客人说:“我同艾自修是同乡同窗人,现在我出上联,请艾同窗对下联。”张君政不管艾玉同意不同意,就提起笔来写出上联:“艾自修,自修(羞)不自修(羞),白面书生背皇榜。”满朝文武大臣知道艾玉是背皇榜之人,被张君政再一指出,惹得客人哗然大笑,艾玉也羞得面红耳赤,恨无躲藏之地。等众人笑过之后,艾玉当着百官说道:“我艾玉是身背皇榜之人,那能比得上状元公之才,我现在对不上状元公的上联,等我慢慢想好后,一定为状元公对上。”文武百官当时想,艾玉以后也一定对不上张君政的上联。寿席过后,艾玉想:张君政呀张君政,我你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你为什么要用我来寻开心呢?这样的侮辱于我,等我以后对上你的上联,就要你的老命。 过了不长时间,艾玉探知,张君政自持状元公和宰相之职,深得皇帝皇后的宠爱,经常出入宫中,慢慢的同正宫娘娘有染。有一天早朝前,艾玉用红纸写好下联。艾玉受辱之事皇帝也有所闻,皇帝即将上朝前,艾玉连忙将下联放在龙案上,用龙砚压着,下联是这样写的“张君政,君正臣不正,黑心宰相卧龙床。”皇帝上朝一看见这下联,知是艾玉所作,也不说什么,连忙收拣于袖内,朝罢以后慢慢亲自调查,也是实有其事。有一天朝前,天还未亮,皇帝亲自提剑入宫捉奸,来到内宫门前,张君政听到脚步声,慌忙穿衣闯出内宫门来,同皇帝正好撞个满怀,皇帝一手举剑,一手抓住来人,想看一看是否真是张君政,因天未亮,没看清楚。由于张君政年青力壮,皇帝年纪又大,只抓住张君政的袍服一角,眼看着就要被挣脱,皇帝一剑砍下去,只将张君政的袍服一角砍下来,张君政慌忙离宫而去。皇帝即时传旨,鸣钟击鼓上朝,文武百官朝贺毕,站立两排听皇帝御旨。这时皇帝亲自下殿检查百官袍服,并且先到文班中站在最前的张君政处查看,发现他的袍服少了一角,并与皇帝手中的一角相吻合,当场将张君政抓捕于天牢。不几天,查明事实,将张君政处决示众,朝野之人无不震惊,斩了张君政,还要连诛九族,可怜张君政的亲属们无一幸免于极刑。其中张君政和艾玉的老师周老秀才也在九族之中,可是,钦差官查来查去就是抓不到周老秀才,调查中有人说周老秀才早已死去数年,但按照当时的刑律,当诛的人就是死了也要挖坟,鞭尸,可是众多的钦差官们却无法找到周老秀才的坟在什么地方,幸免被鞭尸。 周老秀才的坟到底在什么地方,为何钦差官们找不到呢?原来,他老人家自张君政、艾玉出朝做官之后,就预想到他二人定会因恃才狂傲,闯下诛灭九族之大祸,先已自有安排。周老秀才无儿无女,只老妻一人作伴,到晚年时也有一点积蓄,便辞去老师职务,置一庄园,改名换姓。不久老妻去世,只周老秀才一人在家,孤苦伶仃过日子。一天,他到东村去,找了两个不务正业的浪荡公子说:“请你两人于某月某日到我家来,帮我做件事,做好了你两人就可以将我的家产均分,归你二人所有。”两个无赖听后当然很高兴的答应照办。周老秀才又到西村去找了另外两个浪荡子弟说道:“到某月某日,那时我已经死了,衣棺现成,请你两人将我的遗体抬到某坟地埋了,我家中的财产田园由你二人均分。”这两个无赖听后,当然也很高兴的答应了周老秀才。转眼间,日期到了,四个无赖同时到周家,他们四人原本就互相认识,互相问了情况后,都说是周老秀才请来帮忙的。四人打开庄门一看,见周老秀才早已死了数天,睡在堂屋中间,四个无赖就商量怎样抬埋周老秀才之事。其中一个试探性地说:“将周老秀才装入棺内,抬到坟地掩埋就是。”其他三人你看我,我看你,各自都心怀坏火,心照不宣,觉得周老秀才的棺木做工样样都好,很是值钱,埋了很可惜。这时一人说道:“周老秀才已经死了,死了的人什么也不知道,这棺木很值钱,埋了可惜,不如用文明树(草席子)包了抬出去埋,也无人知道。”这四个无赖一拍即合,便照这样办。当即四人将周老秀才的遗体草草包捆好,将要动手抬时,一人说道:“这点尸体,两个人就可以抬埋了,留下两人在家煮饭做菜,等抬埋完,回来吃饭喝酒,商量均分财产之事。”就这样,两个人抬尸体,按周老秀才生前的要求,抬到某坟地去。不料,这二人本不愿意抬埋,抬着尸体又重又累,下一箐沟,上一箐沟,抬不动了就在沟下休息。这时,二人的鬼点子又出来了,一个说,何必当真将他抬到坟地去,丢在这箐沟内,任凭狼吞狗咬,趁早回去分财产。另一个则说道:“我两回到周家,趁他二人不注意,用棍棒将他们打死,周老秀才的财产,就由我二人均分,这样不就多得一点了吗?”就这样,二人很是高兴的回到庄园,叫喊开大门,就一顿乱棒,将家中煮饭的二人活活打死在地。到堂屋一看,真的饭菜酒肉都做好,放在桌上等他二人。这二人更是高兴,立即坐下大吃大喝起来,谁知,这二人没吃几口,便七孔流血死于桌下。原来,当那二人抬了周老秀才的遗体出门后,在家煮饭的这二人也想得了坏主意,二人商量说,他二人抬着周老秀才去埋,我二人在家煮饭,不如将酒菜里放些毒药,让他二人吃死,我们就可多得那两份财产,另一个当然也很同意照办。没想到,刚放上毒,那二人却回来了,这样,四人无一生存。当天晚上,风云突变,雷雨交加,一声炸雷,周老秀才的庄园房子被击中,倒塌燃烧,四个无赖的尸体被埋在屋内,同时被大火烧毁。这时,山上山下,雷雨更大,山洪爆发,周老秀才的遗体也被洪水冲走,飘流了数里,在一小山旁,被一树枝挂住,后被小山倒了下来,埋于沟底。数年后,就无人知道周老秀才的后事如何处理,更无人知他老人家被埋于何处。到张君政被诛九族时,张君政的亲属九十余口都被斩尽杀绝,可是,就是找不到周老秀才的坟墓,得以幸免。 话说:艾玉在朝中,不几年,朝中群臣早也怨恨于他,联名上告,请求诛决,皇上也查明他是个“怪才”,留在朝中还会继续造事生非,就将他罢职回家。艾玉回家后,皇帝又怕他在边远的云南作乱,又将其秘密处死。这样,云南当时很有才名的二人,自持才高,互斗才能,都没落得个好下场。从此以后,上到皇帝,下至群臣百姓,无一不说他二人的坏话,也就给云南人带来了很坏的名声。到后来,又出了杨状元,自恃才能,戏弄群臣乃至皇帝,被流放到云南。所以皇帝下诏,云南这地方,荒蛮无度,人不知礼,尽出坏人,永远不准云南人考状元。真的,不知从哪个朝代起,一直到后来,云南就没有点过状元了。 流传地区:宜良讲述:孙跃乾,男,高小,40岁 流传地区:宜良讲述于化鱼村 搜集采录时间:年 整理:宜良县狗街镇化鱼村陈纯武 赞赏 长按北京治疗白癜风要花多少钱呀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