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京东为代表的电商年中大促近期拉开帷幕,作为后疫情时代的第一个购物节,不仅要起到刺激消费的作用,还将预示下半年的消费趋势走向。这个六月对于许多低谷求生的品牌来说尤为关键,各家电商平台更是使出浑身解数。

今年京东进行了品牌升级,由“多快好省”升级为“不负每一份热爱”,致力于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购物需求,持续对其创造更大价值。

6月1日,京东公布了电商购物节1小时成绩单,从第一小时的销售数据显示,苹果、华为、茅台等大品牌受到了消费者热捧,其中,Apple全系列1小时成交额为去年同期3倍。

电商企业如何突围?京东为何选择投入巨大的自建物流之路?中国零售行业正在发生怎样的改变?本期《光华汇客厅》邀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零售集团生态业务中台负责人林琛分享了自己的答案。

把货物放到

离消费者最近的地方

6月1日零点刚过,京东第一单已经配送完成。家住河北邯郸的杜女士收到了抢购的自拍杆,此时距离她下单仅仅过去了9分钟。这也是今年京东物流进一步升级“前置仓”模式,通过大数据预测把商品前置到配送站来完成的首单配送。期间,全国还将有20个核心城市落地这一社区“分钟达”模式。

如果要问中国人,过去十年你的生活方式中改变最大的是什么,相信很多人会回答购物方式的改变。随着电商行业迅猛发展,大到家具家电,小到食品日用品,人们只需动动手指,就能货比三家、足不出户地买到心仪商品。配送速度更是不断被刷新,从“次日达”“当天达”,到“一小时达”甚至今天的“9分钟达”,货物被不断放在离消费者更近的地方。

电商物流体系在疫情期间可以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网友写道,隔离期间看到京东快递小哥的红色外衣都很想哭,因为能感受到自己的城市依然活着。

林琛向《光华汇客厅》记者分享了京东物流武汉宝丰路营业部的故事。春节期间,站长助理尚黎明说服了10个兄弟留守。医院、医院、医院的营业部,接收了源源不断的装着生活用品、医疗器械的包裹,其中有许多是全国各地网友匿名捐赠给一线医护人员的爱心包裹。为了及时配送,尚黎明和同事们日夜加班。他最终没能实现和妻子一起吃年夜饭的约定,但却收获了一个最为刻骨铭心的春节。

疫情期间,京东向全国消费者供应了超过16万吨的米面粮油、肉蛋菜奶等生活用品,其中米面杂粮7.15万吨、食用油万升、方便面万包、生鲜产品超5万吨、婴儿奶粉万罐、婴儿纸尿裤4亿片。这些生活必需品被放置在小区门口、快递柜中、超市货架上,保障日常生活所需。

无论是务实派的“多快好省”的京东,还是向往美好生活的“不负每一份热爱”的京东,“把货物放到离消费者最近的地方”都是不曾改变过的共同目标。

自建物流成就坚实力量

今年,为了让消费者第一时间收到自己心仪的商品,京东物流不仅把全球超过10亿件好物提前部署到距离消费者最近的个仓库,还将大数据精准预测、前置备货能力发挥到极致。

6月1日,京东物流宣布,廊坊经开亚洲一号智能物流中心正式投用。廊坊亚洲一号距离首都环线高速、京沪高速、天津地区均不足10公里,距离北京大兴亚洲一号55公里,距离天津东丽亚洲一号也不足公里,三大智能物流中心连成一条线,立足京津冀,辐射全国,为亿万消费者提供更高效、便捷的物流体验。

这也是亚洲电商领域首个针对大件商品应用自动化立体仓储系统的智能物流基地。该园区位于廊坊市经济开发区,毗邻首都七环,通过大型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实施,实现了家具、家电等大件商品的自动化存储、拣选一体化服务,效率较传统仓库提升3倍以上。

林琛介绍说,廊坊亚洲一号大件自动化立体化仓库的运行,将大大提升京津冀及华北地区空调、冰箱等大件商品的流通效率,缩短消费者在炎热季节里的等待时间,给广大消费者送去清凉一夏。

近日随着全国多地气温逐渐走高,加上疫情后消费需求极速反弹,以及装修季、大促等因素的叠加,以空调、冰箱为主的夏日大家电迎来消费热潮。据了解,自5月25日至今一周时间,廊坊亚洲一号的空调出货量暴涨%,但北京、廊坊、保定、雄安新区等地的履约时效却提升了约15%。

不惜成本选择自建物流的京东,诚实坚定的付出成为企业稳健成长的驱动力,如今自有物流已经成为其核心竞争力。如今的京东物流是全球唯一具备“六网合一”能力的企业,业务涵盖中小件、大件、冷链、B2B、跨境以及众包领域,在技术上搭建了智能预测平台,可以准确地预测各个区域的需求,同时计算最优的配送路径,以保证最快送达速度。

当代电商企业的自我修养

线上买菜从疫情期间的无奈之举,今天已经成为很多“吃货们”的日常必需。京东开场仅1小时,卖出的生鲜产品成交额同比增长超8倍。在成交额前五的产品中,小龙虾拔得头筹,只用了4分钟就卖出30万只,1小时成交额同比增长近16倍。

“助农兴农”已经升级为京东业务战略,电商扶贫模式将持续展开。助农产品在京东期间销售量大增,生鲜1小时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7倍,小龙虾、咸鸭蛋等成为成交额最高的助农单品。

社会责任的履行,反映了当代中国电商企业的自我修养。5月15日,京东集团发布了年一季度财报。虽处疫情期间,但财报显示京东集团实现了大幅度逆势增长,第一季度净收入为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7%,日用百货商品销售的净收入为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2%。值得注意的是生鲜品类保持了快速增长,而其中很多是助农产品。

2月份,京东率先开通“全国农产品绿色通道”,发布全平台、全渠道助农举措,并特别推出湖北品牌和商家扶持措施,投入全平台资源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

据统计,在整个疫情期间,京东生鲜累计收到0多条滞销信息,举办了超1.6万场助农直播,帮助28.7万吨生鲜产品解决了销路难的问题。

情人节前一天,云南玉溪楚雄三千亩花田向京东发出求助,共有45个品种累计0万支玫瑰滞销。对此,“京喜”平台又专门建立了“京喜救花”项目,为花农协调物流运输和仓储配送。据统计,这个项目已累计帮助云南玉溪和楚雄的种花的农户销售了超过万枝的鲜花。

林琛向《光华汇客厅》记者强调,京东愿将核心竞争力赋能更多供需方,进一步将营销渠道、商品供给能力和市场下沉,满足和提升更多人消费升级的需求。

“这场疫情让不管是政府、社会还是行业都更加深刻地理解,电商作为一种低成本和高效率的销售渠道,在未来的整个全渠道销售里会占到更高的百分比。”林琛说,“我们相信在未来,不管是京东还是整个电商行业,都会发挥更大的责任和价值”。

Q

汇客厅:

疫情期间,人们生活、工作的一些环节从线下转到了线上,消费行为发生改变,这对京东有哪些影响?

林琛:

疫情确实给京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压力,但由于京东独特的商业模式和在商品供应链、物流、技术和服务上的核心竞争力,相对来讲,挑战会小一点。在商品销售层面来讲的话,生鲜、健康品类的增长非常迅速,也有一些品类受到了挑战,比如大家电。在疫情期间我们也会发现,小家电比如厨房用品、学生用的平板电脑等整体销售增长特别快。我觉得随着疫情的好转会有一个正常的市场反弹。

Q

汇客厅:

京东的配送速度是如何实现的?

林琛:

物流是我们京东非常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我们主要有三方面的能力,第一是供应链能力,我们在全国大概有个仓库,能把物资分发到用户最近的一些仓库,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客户的手上。第二是在技术上的优势,比如智能化平台,可以准确地预测各个区域的需求、高速计算海量订单,同时计算最优的配送路径,以保证最快的送达。第三就是组织协同和团队执行力,我们的专项小组快速成立,战斗在一线的全体员工是京东战斗力和企业精神的核心体现。

Q

汇客厅:

特殊时期,京东如何保障配送人员和配送商品的安全性?

林琛:

在京东物流的仓网规划方面,主要由无人仓实现无接触的调拨和分拨。在整个仓库管理方面,也做相应的一些消毒和防疫措施,我们也给一线配送员工提供了最大的员工保障,除了防疫物资和防疫措施以外,还为他们提供了价值总值亿的保险。此外,在终端配送方面,尤其在武汉,我们还重点测试了之前京东自主研发的无人配送的机器人,希望通过这种高科技的手段,保证整个配送履约过程中尽量减少人为干预。

Q

汇客厅:

自建物流其实是京东最大的优势之一,是一件很“烧钱”的事儿,不过这次疫情也很多人重新去审视和思考自建物流它的优势和意义,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林琛:

自建物流是京东非常重要的一个核心竞争力,给我们的用户提供一个高保障的、可信赖的物流是我们集团共同努力的方向。自建物流虽然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整个投入的成本会非常大,风险也非常大,但在京东这么大的交易体量的平台上,从国家基础能力建设、电商企业高速发展,以及应对一些突发事件的能力等多方面来讲,自建物流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同时在这个基础上面建立了智能供应链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去提升整个行业供应链周转效率的目标。

更.多.精.彩

董明珠:不是天生强大,只是一路向光而行俞敏洪:新东方的一条红线两个绝不眉州东坡创始人王刚:宁可战死绝不关店江湖再起云涌,30万国美“工蜂”杀出重围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壮士断腕、破碎重生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先行半步,决胜千里监制/魏星主编/凌云副主编/张晶晶编辑/云燕版面/健菲海报设计团队/传媒+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unnanshengzx.com/ynlt/1114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