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带大家走进 “乐享云南·非遗”版块 本期分享主题 ——省级非遗项目:傣族(花腰傣)三弦调 “傣族(花腰傣)三弦调”,傣语称“罕定”,是花腰傣民歌中最具特色的一种调子,它用花腰傣传统的乐器三弦弹奏伴唱,流行于新平县花腰傣聚居的漠沙镇、戛洒镇、水塘镇等地。年,“傣族三弦调”入选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傣族三弦调”是花腰傣灿烂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花腰傣通过三弦调子的一些古老歌谣来记述历史、社会、生活和感情历程,三弦调子渗透在其生活中的每一个层面,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 “傣族三弦调”旋律优美、言词质朴、感情细腻,表现力和感染力非常强。主要特点是节奏感比较强,一拍一个语音,能够较好地表词达意。有的使用引腔和拖腔,曲调显得舒展、开阔。它的篇幅长短不一,一首歌词有五六句或几十句,甚至上百句。它的歌词句式,有的运用五言、七言句,有的以六言、九言句为主等,有时也运用三言、四言的短句,使曲调高低迭起,首尾呼应。它运用的手法,也很讲究,调子的开头句,善于运用比兴的手法,使调子意境深长,扣人心弦。千百年来,傣族三弦调世代相传,代表作有《罕悲哈》《罕少罕冒》《罕生骚》《罗傣卜少仰着仰》等。 文王艳华整理 图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 海报设计张楠 编辑童文文 本期责编张灵洁李元 审核马波刘丽 运维云报集团公司·文旅头条新闻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一 邮箱: qq.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unnanshengzx.com/ynlt/1447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