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娄底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科长周晓兵 本期话题:特种设备安全法 节目时间:年10月26日 直播时段:上午10:00—11:30 直播地点:新城市管理执法局八楼娄底综合广播直播室 节目流程:节目分二篇章,前半段为“主持人与嘉宾访谈”,后半段为“接听市民热线” 一、 采访提纲: 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您现在收听到的节目是娄底综合广播在每天早晨10点到11点为您带来的《安全大讲堂》节目,本节目由娄底市安委会、市委宣传部指导,市安委办、市广播电视台主办。我是主持人高成。从今年的五月份开始,我们将推出煤矿安全、非煤矿山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烟花爆竹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建筑安全、校园安全、防雷安全、电力安全、森林防火安全、工伤保险、职业卫生等十四个专题的访谈。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了娄底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安全科科长周晓兵来到访谈节目直播间。节目中,我们会为大家开通两路热线电话,.,就《特种设备安全法》和大家进行直播交流。欢迎周科长。 主持人好,各位听众朋友好。 周科,首先请您和我们谈谈《特种设备安全法》是什么时候施行的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年6月29日通过,自年1月1日起施行。 请周详细和我们讲解下特种设备安全法的内容和特点? 《特种设备安全法》包括七个方面的的内容:1总则;2、生产、经营、使用;3、检验、检测;4、监督管理;5、事故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6、法律责任;7、附则,共条。总的来说,《特种设备安全法》有三个特点:一是靠法律制度监管。《特种设备安全法》的制定实施,再一次凸显了这样一个理念:特种设备安全必须靠法律监管、靠制度监管。这一部法律在进一步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制度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建立了对特种设备整个生命周期的可追溯制度、缺陷特种设备召回制度和存在严重事故隐患特种设备的报废制度,可操作性非常强。二是强化了企业主体责任。我国特种设备数量以每年15%以上的速度迅猛增长,为了应对特种设备数量激增带来的监管问题,《特种设备安全法》确立了企业主体、政府监管、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管体制,特别强调了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就是要通过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督促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及其负责人树立安全意识,切实承担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三是从法律层面构建齐抓共管保安全的工作机制。特种设备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部门对特种设备的监管,不应是"保姆式"越俎代庖包揽企业责任,而应是"警察式"的监管,依法督促产、销、用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落实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和要求,一旦发现违法行为,坚决予以查处。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保障公众的知情权。 好的,谢谢周科长,我们音乐之后继续今天的《安全大讲堂》 音乐—— 呼号—— 音乐之后,我们继续今天的《安全大讲堂》,今天我们请来了娄底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科长周晓兵。我们刚才在节目中谈到,《特种设备安全法》的部分内容,接下来我们继续讲解《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法》在生产、经营、使用方面都有那些规定呢? 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对其生产、经营、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负责。 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从事相关工作。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应当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保证特种设备安全。 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对其生产、经营、使用的特种设备应当进行自行检测和维护保养,对国家规定实行检验的特种设备应当及时申报并接受检验。 特种设备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与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不一致,或者安全技术规范未作要求、可能对安全性能有重大影响的,应当向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申报,由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及时委托安全技术咨询机构或者相关专业机构进行技术评审,评审结果经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批准,方可投入生产、使用。 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应当将允许使用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有关技术要求,及时纳入安全技术规范。 国家鼓励投保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保险。 周科,《特种设备安全法》在检验、检测、监督管理方面都有那些要求呢? 从事本法规定的监督检验、定期检验的特种设备检验机构,以及为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提供检测服务的特种设备检测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并经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核准,方可从事检验、检测工作: (一)有与检验、检测工作相适应的检验、检测人员; (二)有与检验、检测工作相适应的检验、检测仪器和设备; (三)有健全的检验、检测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 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依照本法规定,对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实施监督检查。 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应当对学校、医院、车站、客运码头、商场、体育场馆、展览馆、公园等公众聚集场所的特种设备,实施重点安全监督检查。 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实施本法规定的许可工作,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以及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审查;不符合规定的,不得许可。 《特种设备安全法》在事故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 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应当依法组织制定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应急预案,报国务院批准后纳入国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应当依法组织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建立或者纳入相应的应急处置与救援体系。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特种设备发生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当按照应急预案采取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护事故现场和有关证据,并及时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应当尽快核实情况,立即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按照规定逐级上报。必要时,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可以越级上报事故情况。对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应当立即报告国务院并通报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 与事故相关的单位和人员不得迟报、谎报或者瞒报事故情况,不得隐匿、毁灭有关证据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 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接到事故报告,应当依法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处置措施,组织应急救援。 特种设备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发生重大事故,由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发生较大事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发生一般事故,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事故调查组应当依法、独立、公正开展调查,提出事故调查报告。 组织事故调查的部门应当将事故调查报告报本级人民政府,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备案。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追究事故责任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事故责任单位应当依法落实整改措施,预防同类事故发生。事故造成损害的,事故责任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违反了《特种设备安全法》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违反本法规定,电梯制造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对电梯进行校验、调试的; (二)对电梯的安全运行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和了解时,发现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未及时告知电梯使用单位并向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报告的。 违反本法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停止使用有关特种设备,处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 (一)使用未取得许可生产,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或者国家明令淘汰、已经报废的特种设备的; (二)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未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继续使用的; (三)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修理价值,或者达到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其他报废条件,未依法履行报废义务,并办理使用登记证书注销手续的。 :电梯也属于特种设备。近年来,新闻媒体不断报道全国各地出现的电梯伤人、困人事件,电梯成为市民最为关心的特种设备。国家的法律法规对电梯使用安全管理有哪些规定呢? :只有明确了与电梯安全相关的各方责任,并且各责任方充分履行法定义务,电梯使用安全才能得到根本保证。 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法》的规定,电梯安全涉及电梯制造单位、安装改造修理单位、使用单位、维保单位、检验机构。 电梯制造单位应取得制造许可,对其生产的电梯安全性能负责。制造的电梯应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要求。 电梯安装改造修理单位应取得安装许可,在施工前办理告知手续,并向检验机构申请监督检验,安装改造和重大修理过程应经检验机构监督检验合格,方可交付使用。 电梯使用单位对电梯使用安全负责。除了办理使用登记、申报定期检验等程序上的要求外,《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对使用单位在日常管理中的职责作出了非常具体的规定:1、保持电梯紧急报警装置能够随时与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机构或值班人员实现有效联系;2、在电梯轿厢内或出入口的明显位置张贴有效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3、将电梯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置于乘客易于注意的显著位置;4、在电梯显著位置标明使用管理单位名称、应急救援电话和维保单位名称及其急修、投诉电话;5、医院提供患者使用的电梯、直接用于旅游观光的速度大于2.5m/s的乘客电梯,以及采用司机操作的电梯,由持证的电梯司机操作;6、制定出现突发事件或事故的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学校、幼儿园、机场、车站、医院、商场、体育场馆、文艺演出场馆、展览馆、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电梯使用单位,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救援演练,其他使用单位根据本单位条件和所使用电梯特点,适时进行救援演练;7、电梯困人时,及时采取措施,安抚乘客,组织电梯维修作业人员实施救援;8、电梯出现故障或发生异常时,组织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9、电梯发生事故时,按照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救援、排险和抢救,保护事故现场,并立即报告事故所在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10、监督并配合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和维保工作;11、对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电梯安全教育和培训;12、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及时采用新的安全与节能技术,对在用电梯进行必要的改造和更新,提高在用电梯的安全与节能水平。如果使用单位能够切实做到这些要求,电梯使用安全是有保障的。 电梯维保单位应取得许可,按照规定的频次(至少每15天一次)和维保项目进行维护保养,及时进行故障的排除,配合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快速进行救援。 电梯检验机构根据使用单位的申请,按照检验技术规范的要求实施定期检验,不得出具虚假检验报告。 从以上的介绍,大家能够感觉到,电梯使用管理和维护保养是电梯安全的两个重要环节。原因有两个:一是这两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与电梯安全密切相关,二是除这两个环节外其他都有许可审查或是检验技术把关。因此我局一直将这两个环节作为监察的重点。 :为什么有的电梯张贴了合格标志,怎么还是会出问题? :准确的说,这个标志叫作《电梯使用标志》,其使用目的是向公众明示电梯使用管理、维护保养、检验检测等相关信息,以及电梯故障应急报警电话,便于乘客使用和公众监督,也更好地体现电梯相关各方责任。主持人的意思可能是想问:“电梯检验合格了,怎么还是会出问题?”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定期检验。定期检验是指在整个使用期间,按照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时间间隔,由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依法进行的法定强制性检验,其目的是通过检验来发现存在的缺陷,判断特种设备能否安全使用到下一个检验周期。电梯定期检验周期为1年,在这一年中,由于运动部件转动振动、运动磨损,以及不当使用行为,必然导致设备状况不断发生变化,可能产生一些不正常现象,甚至缺陷或隐患,若不及时检查发现,或处理不当,势必影响设备安全运行,甚至发生事故。同时,在检验周期内,维保单位没半个月要进行一次保养。因此,电梯定期检验不能代替使用单位所进行的日常检查及维保单位的维护保养,电梯维护保养也不能代替使用单位的日常检查,电梯的运行状况主要取决于使用单位的管理水平以及维保单位的维保质量。广大业主除了北京治白癜风的价格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