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主观恶性小、愿意认罪悔罪的未成年人,盘龙区检察院也在尽可能地提高不诉率,将不诉率从往年的10%提升至50%。希望能以这样的方式,为这些暂时迷路的涉罪未成年人搭建一条通往新生的路,帮助他们更好地回归社会。”

——盘龙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谭虹

在未成年人观护基地,孙宇(化名)正在攀登。

他已完全蜕变,成为一名优秀的助理教练

蓝天烈日下,在昆明郊外的野鸭湖拓展训练基地里,18岁的徐俊正协助其他教练,带领一个近号人的团队参加拓展训练。通过一些需要团队间合作的小游戏,队员们从刚开始的懒散、生疏、防备逐渐过渡到投入、融洽、零距离。

  

在外人眼里,徐俊只是个普通的助理教练。除了检察官和拓展训练基地观护小组的成员外,没人知道他的特殊身份——他是检察院的观护对象,背着“附条件不起诉”的包袱。

  

像徐俊这样的外来未成年人,父母远在外地无暇监管,如何对这些犯了轻罪的孩子进行行为矫正,成了必须解决的问题。于是,在野鸭湖公园畔,这个名为“春天家园”的未成年人观护教育基地就此诞生。

野鸭湖畔,

高墙外的自新之路

采写|都市时报记者林舒佳

摄影|都市时报首席记者张玉杰

孙宇配合教练,

给游客讲解CS训练操作

往事

“进去的那一瞬间,我就知道自己做错了,觉得非常后悔。那天我父母也来了派出所,但两个人都没理我……”

  

5月19日下午3点,顶着烈日,徐俊从堆放道具的房间里抬出一大摞按摩垫,递给参加拓展游戏的队员,讲解游戏的规则。

  

徐俊来自红河元阳,小学毕业后,才13岁的他就不再读书,跟着朋友外出打工。他在豆腐皮作坊干过,也在美发店、洗车行当过学徒。

  

来到昆明后,徐俊认了一位“大哥”,并被“大哥”裹挟上了犯罪之路——“大哥”带人上门威胁某处一户“钉子户”,徐俊等人在楼下望风。此案的涉案人员后被警方抓获。徐俊也因涉嫌非法侵入住宅,被移送盘龙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考虑到徐俊未成年,是初犯,偶犯,情节也不算严重,同时,检察官还结合了对他的社会背景调查以及专业的人格分析,审查评估后,决定对徐俊“附条件不起诉”。条件是,徐俊须入住“春天家园”未成年人管护基地,考察期3个月。

  

今年3月1日,徐俊收拾好行李,在姐夫的陪伴下,与检察官一起来到了昆明郊外的野鸭湖观护基地。“出来”前,检察官和徐俊约法三章:遵守辅导员的管理,养成规律的生活、学习习惯,外出需要向辅导员请假。

  

个子不高,皮肤黝黑,看起来蛮老实,不爱说话。这是同事们对徐俊的第一印象。在他们眼里,这只是一个新来的户外拓展助理教练。

  

“第一天来的时候,谁也不认识,环境也不熟,我自己一个人坐在攀岩墙下,就在想,既然有改过自新的机会,不管是在几天还是在几个月,好好地做一些事情,就算做不到分,也尽量做到80分。”攀岩墙下,徐俊给自己定了目标。

  

在野鸭湖观护基地,徐俊的生活很规律。早上7点起床,9点到拓展训练场地上班,负责协助教练带团或是接待散客。中午休息2小时,下午6点左右结束一天的工作。之后,他会跟伙伴们打打篮球。

  

徐俊和孙宇同住一屋。宿舍不大,整理得还算整洁,两个男生的被子都是简单折三折,放在靠墙一侧。入夜的野鸭湖格外静寂,周边除了茂盛的山林就是湖水,生活单调,宿舍里的一台电视,就是两人最佳的消遣。

  

19岁的孙宇也是观护对象。他的父母都在外打工,年,他从文山只身来到昆明,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拘役4个月,缓刑5个月。但孙宇情况特殊,缓刑期间,将没有家人监管他。于是,今年2月2日,在舅舅的陪伴下,孙宇与法官一起,来到了野鸭湖未成年人观护教育基地。他是盘龙区法院的首例司法分流对象。

  

因无知而触犯法律的,还有17岁的李沅。提起自己的过去,她有些羞于启齿。“初三下学期临毕业前,有一天同学叫我跟她一起去要人家欠她的钱,但去了发现对方不在家。这时她看到门口停了一辆电动车,就提出将电动车搬走。”李沅回忆。

  

然而,没过多久,警察就找到了李沅。至今,她仍记得进派出所的情景。“进去的那一瞬间,我就知道自己做错了,觉得非常后悔。那天我父母也来了派出所,但两个人都没理我,只是录完口供就走了。大概过了一个星期左右,我爸爸来看我,看到他,我心里真的很难受,觉得对不起他们。”

  

经过审查评估,检察院决定对李沅附条件不起诉,观护期是6个月。今年1月10日是李沅17岁的生日,十多天后,李沅在家人陪同下来到了观护基地。对她而言这也是新的开始。“来的时候,我爸爸嘱咐我,检察院给我了这样的机会,让我也要好好把握,我自己也想利用这次机会,学一些东西。”她说。

  

  

孙宇、李沅、徐俊三个人带着散客进行拓展训练

矫正

“我们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可以挽救的未成年人,检察院应当承担起国家监护的职能。”

  

“未成年人的心智尚未成熟,而且可塑性强,他们未来的路还很长,如果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一诉了之,很可能不利于对他们的矫正帮教,如何帮助他们重新回归社会才是问题的关键。”提起建立“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的初衷,盘龙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科科长陈亭婷说。

  

年,新的《刑事诉讼法》针对未成年罪犯一般主观恶性小,尚未形成反社会人格,且可塑性强,易回归社会的特殊情况,专门设立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诉讼程序,设置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考验期内,由检察院对他们进行监督考察。

  

但是,如何为外来的未成年人提供社会监管条件?如何矫正他们的行为?

  

“现在,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外来未成年人犯罪成为突出问题。”陈亭婷说,过去,外来未成年人由于受到“三无”因素制约(无监护条件、无固定住所、无经济来源),不具备采取非羁押强制措施的条件,只能无奈地采取羁押强制措施,但这不利于对他们的矫正帮教和回归社会。但如果直接将这些孩子推向社会,缺少家庭监管的孩子自我约束能力又差,很容易再次误入歧途。

  

年10月30日,盘龙区检察院与盘龙区未成年人司法项目办公室、野鸭湖培训学校联手,在野鸭湖公园正式成立了“春天家园”。这也是全省首家基层检察院未成年人观护基地。

  

陈亭婷说,传统的观护基地多建在工厂、企业里面,乏味、封闭,不太适合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而公园里面工作环境较好,也安全,学员主要从事拓展训练工作,充满挑战和趣味性,每天能和不同的团队接触,吸收正能量,建立彼此间的信任、帮助,能尽快帮助他们重塑积极、健康的人格。基地的“观护对象”也是有条件的,须是辖区内触犯刑律,在本市“三无”(无监护人、无固定住所、无经济来源),同时“主观恶性较小”、“犯罪情节轻微”、“认罪悔罪态度较好”的外来未成年人。此外,还要经过多个部门的综合评估,经审核同意后,才能移送观护基地。

  

野鸭湖培训学校则承担了对观护对象的生活,要提供食宿,要安排日常劳动和学习,对其进行监管教育,同时,检察官也会定期监督考察,对未成年人进行帮教。为了防止未成年人的信息泄露,检察院还为每名入住的学员建立了保密档案。

  

盘龙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谭虹说:“这些孩子因为家庭、背景、父母等种种原因导致犯罪。当父母缺位的时候,社会、政法机关、政府不能缺位,尤其是检察院,作为正义的最后防线,我们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可以挽救的未成年人,检察院应当承担起国家监护的职能,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观护基地。这也实现了我们对未成年人的一个平等的保护。”

  

  

孙宇——曾经的坏孩子,如今完美蜕变

蜕变

“学员们来的时候,我们首先就会对他们说,今天就是一个新的开始,放下昨天,开始新的生活。”

  

赵廷雄,昆明野鸭湖拓展训练学校拓展户外部办公室主管,同时也是徐俊等人的主管教练。作为观护人,他常常都会找学员们“聊天”。

  

刚来的时候,孙宇是基地里最让人头疼的学员,总是黑着一张脸,“吊儿郎当”的样子。赵廷雄记得,“他来的第一天正好是公司年会,大家一起吃年夜饭,可他坐着也不和别人讲话,就低着头玩手机”。有教练主动跟他打招呼,没想到,孙宇只是冷淡地应了一声。

  

在相处中发现孙宇的问题后,赵廷雄把他叫到谈话室,但不是批评,而是和他聊了起来。“平时生活上的问题可以问我,在这里生活需要帮助也可以找我。”虽然还是沉默,但赵廷雄明显感觉到,孙宇的对抗情绪在减弱。

  

慢慢地,许多人都发现了孙宇潜移默化的改变,无论是对人处事,还是礼貌礼节。“平时遇见熟人会主动打招呼了,工作中也懂得尊重他人了,我觉得这就是很大的改变了。”在赵廷雄看来,行为上已经改变,心里也会慢慢形成习惯。一开始他安排孙宇打扫卫生,孙宇几乎是黑着脸扫完的,可完成得还是比较认真。

  

教练们介绍,徐俊、孙宇、李沅这3个孩子每天的工作就是作为助理教练协助他们带团,团队少的时候就在场地值班,负责接待散客。“他们三个目前都可以单独为高空项目、攀岩做保护,都已经完全学到位了。但就带团来说,多数还在讲解项目,还需要由教练带。一开始来的时候,他们给人的感觉都是‘心不甘情不愿’,好像是在特别为难他们一样,但慢慢地他们也明白过来了,愿意和别人相处。徐俊的性格比较内向,经常不说话,但实际上他是比较懂事的孩子,可能是受成长环境的影响,当他知道你是真的为他好之后,他也愿意打开心扉,和你聊一些事情。”

  

就像带团队一样,教练也要为徐俊“破冰”。5月初,赵廷雄和另一名教练在篝火房和3个学员聊了近4个小时,几个孩子说了很多成长的往事。徐俊说,每次帮做团队墙项目的时候,他在旁边听大家说一些相互鼓励的话,也会对他有所触动:“我是不是对不起自己的父母?父母养育我,但我为父母做了些什么?于是,他有了回报父母的念头,主动去想一些事情,对自己的未来也有了规划。

  

李沅是3个孩子中唯一的女孩,也是年龄最小的。“她一直都比较勤快,执行力也很强,可心智还不成熟。”教练回忆,李沅刚来没多久,有一天和孙宇擅自坐车离开了野鸭湖观护基地。着急的教练赶紧联系检察院,最后联系上李沅的时候,发现小姑娘回家去了。“这算是他们俩犯的最严重的一次错了,回来还写了检查。从那次之后,再有外出的情况,都会提前请假。”

  

在和学员们相处的过程中,教练几乎不会提以前的事情。“学员们来的时候,我们首先就会对他们说,今天就是一个新的开始,放下昨天,开始新的生活。”

  

  

李沅说,对之前做的事情很后悔,

想利用这次机会去学习一些东西

未来

“我特别想回一趟家,见一下爸爸、妈妈和奶奶,告诉他们我以后会好好地上班,让他们不用再操心了。”

  

野鸭湖观护基地成立至今,已有4名学员入住,其中首名入住学员王璐的6个月考验期已满,检察院最终作出不起诉决定后,王璐离开基地后找到了工作,开始了新生活。

  

陈亭婷还记得王璐的一些事情。年6月,17岁的玉溪女孩王璐从中专毕业后,怀揣梦想来昆明找工作,但求职之路很不顺利,后在一家KTV当上了服务员。某天,王璐乘舍友上卫生间之际,偷走了舍友的余元,打算买一部苹果手机。结果舍友报了案,在民警的教育下,王璐当即认错并立即将钱还给了舍友,可事情并未结束——因涉嫌盗窃罪,王璐被移送盘龙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检察官对王璐的社会背景进行了初步了解:她家境尚可,父母平时忙于生意疏于管教,王璐与父母的感情也较淡。同时心理咨询师也分析了她的人格:她属于乐群性以及幻想性人格,性格外向、活泼,容易冲动、感情用事,自律性较差,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本次犯罪的主要原因是自控能力较差。

  

经过初步审查评估,检察院决定对王璐附条件不起诉。于是,她成了观护基地成立后,第一名入住的学员。

  

经过5个月的观护教育,王璐成为了一名拓展训练的助教,不仅学会了很多新的技能,对自己的未来也有了新的想法和规划。她在昆明一家美容院找到了一份前台接待的工作。

  

徐俊也离开了。经过3个月的考验期,因为表现良好,盘龙区检察院对徐俊作出了不起诉决定。6月1日,他离开了观护基地,以新的姿态重新出发。“我爸妈都是老实巴交的人,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我特别想回一趟家,见一下爸爸、妈妈和奶奶,告诉他们我以后会好好地上班,让他们不用再操心了。”

  

李沅、孙宇二人还在观护基地继续考察。对于这些孩子而言,重新融入社会,无论心理上还是现实中,都需要跨越一道门槛。

  

这次,来到野鸭湖观护基地时,陈亭婷将李沅拉到一边:“你的观护也快结束了,有什么打算吗?”

  

“有两个打算,一个是想留在这里工作,另一个打算是去学一门手艺,跟姐姐学习茶艺。会和家人商量一下。”李沅说。

  

人生道路,就在这样的规划中重新展开。

 

拓展训练结束,

徐俊跟教练一起搬运工具

(文中所涉未成年人均为化名)

奔流杂志

不一样的奔流

我们有着猫一般敏锐的洞察力

拥有专属于这座城市的灵敏嗅觉

专注捕捉这座城市中

被忽略或遗忘的辽阔与细节

新浪微博:

都市时报奔流杂志

赞赏

长按







































卡泊三醇乳膏
北京治疗白癜风有哪些方法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unnanshengzx.com/ynlt/725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