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关单位工作,开会总是离不开各种材料。

这需要公务员们有比较好的材料和文字处理能力,开会要有发言稿、汇报情况要有汇报材料、开展调研要有调研报告……所以,在入编考试中,国考、省考、甚至有些事业单位考试都在《申论》科目中考察考生的公文写作能力。

发言稿、调查报告、汇报材料、工作简报、倡议书、宣传稿、新闻稿等都是申论考试中的常考的公文类型,但这里的公文不是严格的公文,因此也常称为应用文写作。

01应用文题型介绍

《申论》作为公务员考试的一个选拔科目,通过设置应用文写作这个与机关工作紧密相关的题型才能筛选出哪胜任公务员或公务工作的人。

应用文写作在《申论》科目考试中,在国考、省考中,属于必考题型,分值仅次于作文写作(没有作文的时候,应用文写作分值最高),因此需要在备考中重点准备、重点训练、重点突破。

02如何写好应用文

那么如何写好应用文呢?应用文写作文种五花八门,唯一不变即是逻辑要求。

只有搭建好公文写作的逻辑(行文架构),再满足公文的写作形式(格式正确),并填充好要点内容(要点全面),才能在应用文上拿高分。

以下是官方部门公开发布的一份倡议书,是一份很标准的应用型文章,也是申论中的常考题型,希望备考的大家认真阅读、领会,在考试中能够做到有样学样。官方示范

格式准确

格式最为完整(最多)的应用文,一共有五个格式要素,分别是标题、称谓、正文、落款、时间。

根据不同的文种,对其中的一些要素要求有所不同(不是每个文种都要写五个要素)。

各个要素的呈现形式必须符合下图中的规范:标题居中、称谓顶格写、正文分段(段首空两格)、落款时间呈现梯形中心对称形式靠右下角书写。

应用文题型类型

在申论常考察的应用文题型中,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发言稿/讲话稿、宣传稿、倡议书、(公开)信、考察/调查/调研报告、(情况)汇报(材料)、短评、新闻稿、简报、回应稿、工作方案、编者按……

面对五花八门的应用文文种,怎么确定格式的数量呢?

应用文如何确定格式的数量

①两要素:标题+正文。写给不特定群体看的材料,使用两要素。例如:新闻稿。

②三要素:标题+称谓+正文。读或讲给特定人群听的材料,使用三要素。例如:发言稿。

③五要素:标题+称谓+正文+落款+时间。写给特定对象且对方身份明确的材料使用五要素。例如:倡议书。

④四要素:标题+正文+落款+时间。写给特定对象且但对方身份模糊的材料使用五要素。例如,汇报材料(不知道汇报给谁,就省去称谓不写)。

形式恰当

应用文的写作除了注意格式要求之外,在题干中有的题目还会在文种后加上“提纲”两个字,两个字就会对题目的作答方向产生大影响。

例如:①请你写一份发言稿;②请你写一份发言提纲。本质上都是写发言材料,格式上没有不同,但是在正文部分发言稿要求的是“完整的内容表达、可读性强”,而发言提纲的正文部分“只需要依次列出内容要点”即可,文章的可读性会比较弱一些、但内容会更加精炼。

重点注意

这一区别的出现,如果在考试中没有发现,把提纲当做全文写作来写就会影响作答效率、作答的分数。

毕竟,提纲写作只是罗列要点,不要求成文,因此题干给出的作答字数就少一些,如果按照全文写作书写就会导致要点写不下,写不全,影响最终考试结果。

读到这里,请考生思考提纲和全文写作哪一种形式简单?答案当然是提纲写作简单,但要是没有识别出来,将会变成成“公”路上的坑。

03真题示范与标准作答真题示范一

思路点拨

①明确调研提纲的格式:标题、正文、落款、时间,称谓(因为汇报对象不明确,可不写)。

②根据材料、写作的意图划分需要写作的层次。

③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做好分类梳理。

④规范表达,将要点整合,写作成文。

⑤作为提纲写作,正文写作应当罗列要点,不强调行文的流畅性、可读性。

作答参考

真题示范二

题目解析

本题要求写发言稿,属于读给特定人群听的材料,而且没说提纲二字,判定为全文写作,格式上属于三要素;

而题目中又提到发言是为了分享经验,因此在作答中正文部分要特别强调经验(也就是成功的做法)的书写,甚至分条讲解;

最后,作为应用型文章,还要补上开头的导语、结尾的结语,让文章完整。

作答参考

以上就是申论应用文写作的相关专业知识干货。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unnanshengzx.com/ynmt/1314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