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姿势》 银行理财到底安全不安全? “银行理财居然能跌?”“一觉醒来银行理财收益率为负了?”…… 近一个月,多家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出现回调甚至浮亏,单位净值纷纷跌破一元(初始净值)。习惯“稳稳的幸福”的投资者们慌了神!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板子打在银行身上,“是你操作不当”。 “银行理财为什么跌?”“银行有责任吗?”“现在到底该赎回还是抄底?”等问题,在投资群讨论热烈,不少粉丝也想听听汉子姐的意见,先划重点: 第一:目前收益率波动较大的理财产品是固收类(也叫债券型)净值型产品,它们像公募基金一样,为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收益有涨有跌,这是《资管新规》下银行理财产品估值方法改变后必然出现的波动。 第二:这些产品投向的底层资产是债券,近期整个债市调整、资金面收紧等多重影响诱发了“下跌”。 第三:短期内的净值大幅波动只是反映了当下的市场情绪波动大,并不意味到期就亏损,真正的收益取决于债券市场长远的走势。 坦白说,通过这件事,汉子姐看到不少投资者真的还停留在“银行理财保本”的时代,更坚定了自己做这个号进行投资科普的初衷。投资真的是门长期的学问,我们一起与时俱进吧! 以下是汉子姐对本次事件的详细拆解: 01 亏了!银行理财收益率“变脸”? “近一月年化收益率”告负!近日,多家银行旗下理财产品收益率下跌的消息,引起了不少投资人的恐慌,理性分析这次“下跌”的成因和逻辑更重要。 首先,固收类理财产品到底投向哪里?这类理财产品是以投资债券资产为主,而债券是一种可交易的品种,其价格是每天实时变化的。所以当债券价格出现波动抑或是发生债券违约,都有可能导致固收类理财产品的净值波动。 而这一轮银行理财产品净值下跌,主要与债券市场大幅调整有关。 5月以来,专项债与利率债发行量都有显著增长,供给放量导致债券价格下跌,债券收益率持续下行。最直接的反映无外乎代表债市走势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出现连续反弹,而市场收益率上行意味着债券收益下跌,从而导致理财产品净值下跌。截至6月3日,1年期国债收益率较4月末提高67.4个BP,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4月末提高25.2个BP,10年期AAA企业债收益率较4月末提高13.7个BP。 归根究底,债券市场的大幅调整不仅有基本面因素,也受到投资者心理变化的影响。五月以来,随着国内复工复产稳步推进,国内经济好转,市场进一步确认流动性环境从超级宽松到宽松,暂时回不到4月份的宽松水平。同时,由于短端利率的大幅上行导致各类债券基金净值回撤,从而出现债券型基金集中抛售债券,引发了利率曲线和信用债曲线的大幅调整。 据Wind统计数据,截至6月11日,超九成债券型基金近一个月收益率为负。另外,截至5月26日,5月份以来债券型基金指数下跌0.70%。 02 真相!净值型产品更能反应债市实时波动 可是为什么以前的银行理财产品很稳呢?这也是汉子姐想帮助大家理顺的第二层逻辑:银行理财“玩法”变了,投资人的观念也需要update。 年出台的《资管新规》push着银行理财从保本型向净值型转变。因为保本型产品掩饰了银行业长期以来的期限错配的风险,净值型产品则更加透明,透明和规范无疑是金融行业的大势所趋。 保本型VS净值型,实际上投资标的没变化,还是短期债券,只是采取了不同的估值法,带来了投资人体验的巨变: 保本型产品:采用摊余成本法,将长期的波动摊到整个投资周期,好处是投资者看不见短期的波动,因此看起来很稳。 净值型产品:采用市价法,实时反映投资组合的变现价值,产品净值随债市波动而波动,此次债市风云变幻导致产品净值像“过山车”一样剧烈。 说白了,以前的理财产品的净值并不是没有波动,只是因为没有每天或定期披露净值变化,投资人并没有直接感受到波动而已。保本型需要刚性兑付,净值型则打破刚兑,这也是无法回撤的历史车轮。 所以,从保本时代进入净值时代,是银行理财的一块迟早都要被揪掉的“遮羞布”,也是考虑到转型的“阵痛”,监管给了缓冲期,从这个角度说,那些敢于在deadline前提前“交卷”、主动转型的,在这次事件中被“围攻”的,反倒是银行理财中的优秀生。 03 讲理!银行应不应该“背锅”?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推出“季季开”的招商银行也好,还是“N天成长”的平安银行也好,都是银行业中锐意转型的先锋。 以平安银行“N天成长”为例,是纯债券类净值型理财产品,主要投资品种包括中短久期、中高等级信用债,配合交易性策略和对冲策略。 在面对同样的剧烈市场调整时,尽管“N天成长”系列9只产品净值都出现不同程度下跌,但均优于中债-新综合全价指数(-1.76%),这恰好说明他的投资团队在净值增长和回撤控制都有可取之处。 而且如果把时间线拉长,参照今年以来的年化收益率表现,这9只产品的收益率均超过4%,和同类型公募基金中短债产品相比都是位居前列的。 截止年6月4日N天系列收益率情况 所以,你说银行操作有什么问题呢?如果非要“背锅”,汉子姐觉得,那唯一可说的就是投资者教育做的不够好。说实话,毕竟净值化时代刚刚到来,而保本理财时代经历了这么长远的时期,投资人的固有观念转变是任重道远的事情。 再扯远点,不仅在银行理财变革这件事上,放在历史大背景下,那些愿意做“先驱”的人,往往会付出比平常人更重的代价,可是它们是时代进步的推动者和引领者,恰恰是值得尊敬和学习的对象。 04 莫慌! 短期收益率不应该作为“赎回标准” 现在,你已经理解了什么是净值型理财产品,就应该知道这类产品的净值每天都会有变化——今天随市场下跌出现绝对收益的亏损,明天也可能迎接市场上涨带来的价值回补。 以“近一月年化收益”表现断定,理财产品会发生实质亏损,恐怕有失偏颇。一方面,年化收益率统计口径相当于把一个月的下跌放大到整个年度的下跌,若按近一个月绝对净值的下跌幅度来看,近期被热议产品,跌幅均在正常范围。 更何况参照短期的收益率表现来做投资判断并不明智,就以目前的收益表现来看,虽然部分净值型理财产品已经出现浮亏,但如果我们不在当下就赎回,并不会发生实质的亏损。不过,大多数净值型产品是到开放日才能赎回,大家不妨耐心一点,届时再看,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远的不说,就以“见证历史”系列的美国市场为例,今年3月的巨幅下跌,净值型产品的收益率几近腰斩了,你可以看看汉子姐从彭博拉来的这张表,收录了美国40只最大的债券型ETF的表现,仅仅一个月之后,也就是4月份的收益率就跑回了初始单位净值以上,并略有浮盈。 ?????? 总之,投资者要习惯理财产品与公募基金产品一样,净值有涨有跌,波动将成为一种常态。 总结: 未来怎么办,何时能“回血”? 既然固收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表现最终还是取决于债券市场的表现。那么,到底什么时候能“回血”?债券市场未来走势如何?不少机构比较一致的判断是,债券市场长期配置价值有望逐步增加。 在机构人士看来,年债券收益率走势大体呈左高右低U型形态,下半年或因积极财政政策效应,呈现震荡交易行情。 中信证券研报预计,十年国债收益率或将主要维持在2.6%~3.0%区间波动。货币政策不会骤然收紧,债市难以突然转熊。 经济基本面已经较疫情期间得到改善,企业和居民的资产负债表都需要“修复”,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预计将保持稳健,难以大幅收紧,债券收益率在回升之后,长期配置价值逐步增加。汉子姐问了不少固收类研究者,都建议不着急赎回,通过拉长投资期限来熨平波动,不必在市场恐慌杀跌时赎回,避免频繁操作反而影响收益。 往期回顾 新青年们日益崛起,如何撬动他们的新消费时代? 金融「向上」的力量。。 08 06- 小店经济新风口!如何才能守住“人间烟火气”? 小店经济成为拉动消费新动力,然而这些小店主们要如何抓住“风口”? 27 05- 消费基金主题火了,要不要上车? 新的投资机会,怎么分一杯羹?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unnanshengzx.com/ynmt/998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