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歌唱家关牧村演唱经典民歌《阿佤人民唱新歌》云南民歌《阿佤人民唱新歌》葫芦丝伴奏‘红狼 合唱阿佤人民唱新歌(清一色室内合唱团) 《阿佤人民唱新歌》的创作与流传 《阿佤人民唱新歌》是解放军某部通讯兵战士杨正仁在年根据佤族民歌创作的。年的冬天,杨正仁在佤族的班哲寨架设电线时,收集到一首旋律优美的佤族民歌《白鹇鸟》,这首民歌迅速点燃了杨正仁的创作热情,他便以《白鹇鸟》为蓝本进行再创作。经过一个月的创作,《阿佤人民唱新歌》终于脱稿,由他所在的部队宣传队排练演出,从此,《阿佤人民唱新歌》走进了听众的心中。 而有另一种说法,说那是年的一次佤山军民联欢活动,热闹、欢快的场面激发了驻西盟佤山部队战士杨正仁的创作灵感,于是写下了《阿佤人民唱新歌》。至于创作时间,有的则说是“从冬到春,终于断断续续完成了《阿佤人民唱新歌》”,有的则说,是一天完成的。 创作灵感既有长期积累的水到渠成,也有瞬间的火花闪亮,创作过程有一气呵成,也有精打细磨,那种说法最接近事实,局外人似乎不好评说,最清楚此间情况的,当是杨正仁先生。 有关《阿佤人民唱新歌》的歌名,据杨正仁说,《阿佤人民唱新歌》的歌名最早叫《阿佤歌唱新生活》,虽有一个“新”字,但“新生活”只是一个侧面,表现的面稍微狭窄了一点,而“唱新歌”就不一样,表现的面就宽多了。为表现佤族人民对共产党、毛主席的崇拜或者敬仰之情,一共写了三段词,最后一段就落在毛主席共产党这点上,把他们的理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出来。歌名就改为了《阿佤人民唱新歌》。 部队宣传队一演出,《阿佤人民唱新歌》立即就得到了佤族人民的喜爱,西盟县文工队便派人到部队宣传队来学习,然后到佤山各村寨演唱,由于歌曲表达了佤族群众的心声,很快,《阿佤人民唱新歌》就成为佤山的“流行歌曲”。 年3月,西盟佤族自治县正式成立,《阿佤人民唱新歌》作为庆典的献礼在晚会上演唱,阿佤人民把它当作自己的民歌。现在我们还能看到有将《阿佤人民唱新歌》直接标注为“云南沧源县佤族民歌”的,只是不知这种标注是不是出于好心的喜爱? 后来,阿佤的红卫兵把这首歌从阿佤唱到了昆明。据说,杨正仁有一年回家探亲时,发现昆明的大街小巷都在唱《阿佤人民唱新歌》,让他既惊喜又兴奋。 年,经云南电台推荐,《阿佤人民唱新歌》入选《战地新歌》第一集;据说在评审过程中,《阿佤人民唱新歌》差点被刷了下来,原因是歌词太简短。这不过是有惊无险的一个小插曲。 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播放了著名女中音歌唱家罗天婵演唱的《阿佤人民唱新歌》,从此,《阿佤人民唱新歌》走进全国各族人民的心里。那时的人们,一些人通过这首歌,认识了远在云南边陲的佤族;一些人虽不知道这是哪个民族哪里人的生活,但却都会哼上不完整的几句歌词。 年参加全军文艺汇演,获得了一致的好评,从此在军队系统开始了传唱。 年选入《红太阳》音像制品,据说《红太阳》音像制品曾发行万份,据说在万份《红太阳》的播放声中,人们又掀起了一轮高歌《阿佤人民唱新歌》的热潮。 年,西盟佤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通过议案,将《阿佤人民唱新歌》确定为西盟佤族自治县县歌。全国有县歌的恐怕不多,西盟佤族自治县将《阿佤人民唱新歌》作为县歌,表明西盟人民对《阿佤人民唱新歌》的认同、喜爱,体现了西盟人民永远歌唱《阿佤人民唱新歌》的决心。这是对杨正仁的肯定,也是对《阿佤人民唱新歌》的肯定。 随着《阿佤人民唱新歌》的40年的不断传播,这首歌已影响甚广,至今仍在中国各地、缅甸、菲律宾、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传唱。全世界的人们通过这首歌,开始了对佤山的相识与神往;通过这首歌知道了阿佤山,了解了佤族。 赞赏 长按北京治白癜风症状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专家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