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涛,男,云南武定人,年3月出生,年12月入伍,中共党员,现任湖州消防支队安吉中队班长,下士警衔。入伍以来,王海涛就先后参加了各种灭火战斗和抢险救援上百次,年被评为“优秀士兵”受支队嘉奖一次,年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员”。年,已经是安吉消防大队装备技师的王海涛,中士服役期即将结束,回顾8年军旅生涯,王海涛感慨颇多。 英勇顽强灭火救援当先锋 “几乎每次危险的场面,他都会首当其冲……”这是领导和战友们对王海涛的评价。入伍短短三年王海涛就先后参加了“3.27恒阳竹工艺品厂火灾”“11.14山头社区出租房火灾”“7.19胜利西路天然煤气泄漏事故”“4.18杭垓松坑村扫把厂火灾”等各种灭火战斗和抢险救援上百次,年,年连续两年被,大队授予年度嘉奖。年3月27日凌晨,患重感冒、吃完药正在熟睡的王海涛突然听到出警命令:阳光工业园区恒阳竹制品厂发生大火。顾不得生病的身体,王海涛迅速穿上战斗服登上消防车赶往现场。火灾现场一片狼藉,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整个二楼燃烧猛烈,火势由北向南呈“一”型猛烈燃烧,火势向仅一墙之隔的领厂蔓延。 此时此刻,必须要有人深入火场内部搜索被困群众,同时近距离强攻压制火势,以防止火势的进一步蔓延。生死关头,谁上一线?作为一个战斗班副班长的王海涛,面对危险和死亡,他毅然主动要求深入一线作战。大队领导考虑到他正在生病,怕他的身体受不了,但他说:“让我上吧,我是班长,我有经验……”。 接到命令后,王海涛迅速带领1名战士进入厂房内部进行搜救工作。此时火灾现场内部阵阵的爆炸声在剧毒气体和高温浓烟中不停地叫嚣着,猛烈燃烧引起的巨大热辐射使人无法靠近,烧断的木块、杂物不时从头顶砸下,顶着强烈的热辐射、刺鼻的浓烟和有毒气体,冲在最前面的王海涛尽管隔了面罩,仍被强烈的热辐射燎烤得口干舌燥,胶鞋底被烤软了,为了降温,他往鞋里灌水,但不一会儿水被烤得滚烫,脚板被烫出了水泡,但他毫不惧色,仍然认真仔细地搜寻每个可能有被困群众的角落。很快空气呼吸器的气瓶就用完了,刚从火场内部出来的王海涛听到围观群众反映还可能有被困人员的消息后,救人心切的他迅速佩带好新的呼吸器二话没说就冲进了火场。由于火灾现场内存放大量易燃、可燃和有毒物品,火势蔓延异常迅速,“必须在南面部署水枪,控制火势向一墙之隔的厂房和居民住宅蔓延”,刚从火场内部搜索被困人员出来的王海涛不顾身体疲劳,马上主动请缨,说,“我刚从火场出来,熟悉内部情况,我来担任水枪手,”王海涛的英勇行为有力的激励着现场全体指战官兵,经过全体官兵奋勇扑救,大火于上午8时42分被完全控制,确保了左右两个厂房的安全。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骄人的业绩,从军短短四年,在浓烟滚滚的烈焰中,在房屋倒塌的废墟中,在车毁人亡的事故现场,在咆哮的洪水中,面对上百次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他一次次冲锋在前,用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在橄榄绿与烈火的辉映中铸就了壮丽的青春年华。年8月30日霞泉洪灾,以及今年的“海葵”台风严重影响了浙北地区,带来的强降雨导致整个安吉县多个区域一片汪洋,从早上6点开始就不停接到群众求救,王海涛担任驾驶员,很多地方分不清哪里是路,哪里是水,在这复杂的路面对于一名驾龄不是很长的驾驶员是终极考验,稍不小心就可能开出路面陷入水沟,速度控制不好洪水就有可能渗入排气管,导致救援人员及车辆滞留洪水,但作为消防部队的驾驶员他深知还有很多百姓被困于洪水中,必须把救援力量和器材安全运到灾害地最近的地方,把被困的百姓救援出来,王海涛不敢怠慢,集中注意力,小心的驾驶着救援车辆游驰在“汪洋的路面”,犹如一艘孤舟,可这是机动车,当车辆行驶至马家渡段时路面洪水相对较强,一股洪流拦腰冲来,眼看车辆就要冲出行驶轨道,王海涛沉着应对,稳住方向平稳加速,安全驶出洪流区,把救援人员安全的送到了集结地点,为整个抗洪抢险救援行动做出了巨大贡献。当第二天洪水大部分退去,可还有浦源大道上的御竹园小区地下车库被淹没,车库还有三辆轿车,最主要是小区配电房在在地下车库,整个小区上百户居民用电用水不能正常供给,要求消防帮助,中队领导正想要求谁去呢,毕竟战士们连续救援两天,都很疲惫了,当王海涛知道后主动要求去,他说:战友们救援了两天,让他们好好休息吧!我不累!经过一天一夜王海涛终于把小区地下水抽完,当夜整个小区正常供电!虽然很累,可王海涛脸上却依然挂着憨厚的微笑。因为“视人名如父母,把驻地当故乡”“百姓面前无小事”已经深深的烙在王海涛的心中! 是啊,一场灾害降临,谁能用肩膀去扛?是英雄!一场大火烧来,谁能用胸膛去挡?是勇士!当祖国有难,当人民有危时,谁能撑起人民群众需要的一片晴空?是红门卫士!王海涛为这个光荣集体的一员,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卫士的含义。 爱岗敬业勤学苦练当尖兵 年12月,王海涛带着父母亲人的嘱咐与期盼,毅然踏上了从军之路,成为了浙江省消防部队一名光荣的武警消防战士。 王海涛在同一批战友中显得比较成熟懂事,他做事总是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因为他深深地懂得:作为一名消防战士,要时刻惦记着人民群众的安危,严格要求自己。刚到部队不久,他就遇到辖区内的居民楼发生火灾,这也是王海涛第一次经历的灭火战斗。当时,作为新兵的他被分配在消防车旁当供水员,他亲眼目睹中队干部和老兵们冒着生命危险,顶着熊熊烈火,冲进火海,疏散群众、扑救火灾,又是羡慕,又是钦佩。战斗结束后,在从受灾群众感激的眼神和真情的举动中,更加坚定了他献身消防事业的信念和追求。 当兵就要当一个好兵,当一个勤奋学习、刻苦训练的好兵,当一个爱岗敬业、争先创优的好兵。从入伍的第一天起,王海涛就表现出了他自信与坚强的品质。刚下队时,虽然有着差不多1.7米的个头,但他的身体却很单薄,许多人都担心他瘦弱的身体能否承受得了作为一名特勤班队员所必须的高强度训练,但王海涛用自己坚强的毅力打消了领导和战友们的顾虑。他深信,只要有百分之百地努力,就不会颗粒无收。为能打牢业务训练基础,体能训练时他总是最先开始最后结束,俯卧撑、仰卧起坐成百的做,负重下蹲成百的压,负重长跑从不马虎。无论是烈日炎炎的盛夏,还是寒风刺骨的严冬,训练场上总能看到他的身影。大家练时他抢着练,别人休息时,他接着练,早晚没人时,他偷着练。全身一次次的酸痛,换来的是体质一天天的增强。有几次他受了伤,鲜血直流,却总是笑着说,训练流点血没什么,火场上就会少流血。 消防技能中最耗体力、最考验消防兵耐力的是挂钩梯训练,梯子重十一公斤半,战斗员要持梯助跑,并完成挂梯、攀登、升梯等一整套动作,难度相当大,需要参训者有极强的臂力和耐力。为了熟练掌握这一项目的动作要领,他常常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反复练习,在失败经验中不断总结提高。勤练、苦练加巧练,从哪里跌倒,又从哪里爬起,直到真正熟练掌握各项动作要领。每次训练下来,他的身上总是青一块紫一块的,手上的老茧皮换了一层又一层。经过加班加点,捉摸动作,他的挂钩梯成绩有了质的飞跃,在半年考核中,作为一个入伍不久的新战士,王海涛取得了优秀的成绩,而这样的成绩,很多老兵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由于表现优异,第二年新兵转士官和复员的时候,中队干部不约而同地作出决定,“一定要留住这个好兵。” 作为特勤班的成员,各种先进的特种器材装备的熟悉和使用是必须的,但对于文化水平不高的王海涛,如何使这些高科技装备能发挥最大的效能的确是一个难题。但他并未退缩,发誓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平时,他利用好每一次学习的机会,经常向老班长请教,不懂就问。厂家到中队进行设备试用调试、保养时,他找准机会,向厂方技术代表咨询业务知识。当无人指点时就仔细阅读说明书,对照检查;有些器材只有英文说明书,他就查阅中英词典,逐字逐句的加以对照翻译,直到彻底弄懂为止。某次,中队的“红外线热视仪”不能出图像,厂家不能及时上门服务,眼看这高科技产品在那儿成为“废物”,不能发挥其使用价值,王海涛找来英汉字典,对照说明书进行检查。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不懈努力,王海涛终于查出了症结所在并修好器材,使热视仪重新发挥了作用。 很快,王海涛的业务成绩就在同批战士中脱颖而出。短短三年的磨练,使他从一个头重脚轻底子薄的新兵成长为一名精通业务的灭火尖兵,并被提拔为特勤班副班长,而他的抽屉也多了《如何当好士官》、《如何当好班长》等书籍。 王海涛出生在一个朴实的普通家庭。父母普通农民,懂事的王海涛从小就常常帮家里干活,贫困和生活、艰苦的环境磨练了他的意志,使他比同龄人更加成熟,也更乐于助人。邻居的孤寡老人,无依无靠,小小年纪的王海涛逢年过节,总是从家里给老人端来好吃的,热心帮助老人做家务。每次遇到给灾区捐款的活动,王海涛总是第一个站出来献爱心,并带动战友们踊跃捐款。每次出火场前,王海涛总会嘱托他们带好头盔、系好安全带、检查呼吸器;每次火场上遇到危险,王海涛总会叫新兵等在外面,自己去冲锋陷阵;每次训练,每次想家,王海涛总会嘱咐他们“想家就打个电话,但别和家人说这里多辛苦,免得让家人惦记”。 王海涛在中队经常发挥个人特长,组织训练时能把训练与娱乐相结合,让战友们在娱乐中训练,所以战友都喜欢听他的,有什么心里话都乐意对他讲,王海涛也很乐于倾听他们的心声,主动与他们交心谈心,特别是对那些比较“后进”的战友,他更是无微不至的关怀,帮助他们甩掉思想包袱。 战士小雷入伍时体质较差,训练跟不上,就产生了厌倦情绪,工作没心思干。王海涛及时主动地与他交朋友、谈心,并以自已的成长经历来激励小雷。在生活上给予细心的关怀,手把手教他写信寄回家;在学习训练上,利用课余和休息时间帮他“开小灶”、做示范,纠正其训练中出现的错误动作。渐渐地,小雷对王海涛产生了信任。经过王海涛的关心和照顾,小雷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转变,对自己的未来既充满信心,又重新焕发了青春与活力,从新积极投入到部队的工作中,年底时还因工作成绩突出获得“年度嘉奖”。 新兵小顾,下队后由于训练辛苦,需要背诵的知识点老是记不住,训练场上又受被班长严厉批评,自尊心较强的小顾当场泪眼婆娑。同在训练场上训练的王海涛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课间休息时,王海涛主动找到小顾,耐心地分析事件的意义,并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教育他要正确对待班长的批评,经受挫折的考验。同时王海涛还专门利用课余和其他休息时间帮小顾“开小灶”、做示范,纠正其训练中出现的错误动作,传授他背诵的知识要点。晚上还专门陪小顾打电话回家,听到父母的声音,想到战友的关心,小顾感动得泪流满面。 他既是新同志的“好兄长”,从生活上关心照顾他们,又是老同志的“好兄弟”,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这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战士情怀,在平凡的岗位上,他用自己的一片丹心忠实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交口称赞;他以自己的青春和满腔热血驰骋于火海,救人于危难,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他以自己的坚强毅力、百折不挠的品质、燃烧的激情书写了自己不平凡的亮丽的人生。 白殿疯用醋早期白癜风多久能治好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unnanshengzx.com/ynxx/443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