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宇廷,陈宇廷传奇公子。现代修行人。国民党名将陈诚长孙,台湾前“监察院长”陈履安长子。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电机系,后获哈佛大学MBA学位。曾三度任职于麦肯锡咨询公司。-5年出家为僧3年,在禅宗、汉传佛法、藏传佛法中找寻修心的方法;又到西藏、青海、云南、印度、尼泊尔,追随近百位高僧活佛学习。6-年投身家族公益事业。期间,组织护持、修整上百座汉、藏寺院及闭关中心,向近百位高僧大德请法。00年与格莱美心灵音乐家央金拉姆结为夫妇。年应邀加入由美国洛克菲勒家族发起,由全球8国76个政商家族组成的“世界公益家族协会GPC”并担任理事兼大中华区代表。年与父亲陈履安开始推动“觉性科学”,将禅修的理论和方法科学化、现代化、生活化。他以非凡的勇气和坦诚写下这本《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是希望“让认真寻找心性的朋友们,不必走弯路。”在这本不一样的自传里,陈宇廷讲述了自己传奇的半生经历:在台湾的少年时光,在美国求学的生活,在投资银行和麦肯锡工作的岁月,出家求法的经历,和格莱美音乐家央金拉姆的传奇婚姻。本书语言朴实,细节丰富,精彩纷呈。适合佛学爱好者、商务人士,以及一切对生活有疑惑的人。

“少爷”陈宇廷

陈宇廷出生在台湾一个背景显赫的家庭,他是蒋介石主要助手之一陈诚的长孙,父亲陈履安曾任台湾“监察院”院长。“以前小时候住在家里面,家里有三个厨师,吃饭有两个专门负责端盘子的,四五个保姆和阿姨,门口一排的人是站岗的,司机也有四五个,很多人到今天还在追求这种生活,有点像贝勒、王子这样子。”陈家的生活近似小说中的豪门桥段,旁人很容易会将他的家世与平步青云的一生打上等号,按照一般的逻辑,他应该会和许多名门之后一样,上最好的大学,享受最好的教育,最后找一份最好的工作,娶一个漂亮的妻子,其他时间都用来享受生活。在90年代之前,他确实如此,在一条已然安排好的人生道路上自在滑行。他曾热衷于滑雪、风浪板、网球、高尔夫、并获得跆拳道黑带,还喜欢开飞机,直到有一天,他被一个测试改变了人生。

年代,陈宇廷听父亲讲了一些神奇的事情。

担任“国家科学委员会主任”和“经济部部长”的时候,陈履安主持了一些特殊的实验。陈履安先是接触到一个有特异功能的人,每天晚上可以离开身体去看很多地方。他以列入“国家安全”的几个地方为测试点,该特异功能人士果然能知晓。后来,陈履安又组织科技界人士参与实验,发现佛教的“大悲水”能治疗一些疾病。再后来,陈履安透过情报机构了解到,有人可以通过“心念”打人。

这些与科学背道而驰的事件,尤其是佛教的能量和效果,困扰着陈履安父子。

在0到1年期间,陈宇廷在哈佛读MBA,这期间他接触到一些心理学著作,书中提到了很多人可以看到自己的“过去生”。他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德州老太太,经常梦到自己是古罗马时代的士兵,帮忙建立一座古墓,建好之后就葬在那里。这个只念过高中的老太太,从来没有离开美国,但她却可以说出许多细节。一位教授觉得很奇怪,借开会的机会专门去老太太说的地方做了考察,结果,真有一座还没有开挖的古墓。过了几年,教授再去打听古墓的情况,古墓已经挖开,里面的细节和老太太说的一模一样。关于这样的事件,书中收集了很多。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的陈宇廷,突然发现自己的人生中还有很多空白:“如果书中所说的是迷信妄言,倒也罢了,如果是真的,那可太严重了,于是我就去研究佛法,希望从中寻找答案。”陈宇廷并不是一个盲目迷信的人,不管是佛教还是其他,他总是喜欢用实证的方式去解决,“相信是没有用的,要感觉到,要知道,要自己体验体过,那才是真的。”他曾遇到一个老和尚,老和尚告诫他不要去信仰什么,而要用自己的身心去做实验,去验证那些说法对不对。

“佛教有一套科学的方法,你去相信没有用,你必须去做,而且必须自己做。你不能拿别人做实验。”陈宇廷被佛教的“魔力”和“魅力”所吸引,他以做梦类比,“有的人没做过梦,你跟他解释什么是梦,他肯定说梦是幻想。要做更深的了解,必须真正体会。”

8岁的陈宇廷决定拿自己做实验。他离开刚入职一年的麦肯锡,遁入空门。

从开始接触佛教,到决定出家,陈宇廷仅仅花了一两年的时间。当他把这个决定告诉父母的时候,“他们非常开心,我父亲恨不得他能够出家。”陈履安已高居“国防部长”大位。

  

慈悲心入世界灵泉寺,四面青山连绵,数里不见一户人家,就是这么一座清修之地,年迎来了一位虔诚的客人。陈宇廷在哈佛MBA毕业之后,辞去了麦肯锡的工作,只身走入深山,在灵泉寺落发出家。三年的寺院生活虽然清苦,但是僧人间的平等、关爱和快乐感染了陈宇廷,在这里,他抛弃了尘世的烦恼、忧伤、痛苦,从点滴做起,把自我之心逐渐培养成慈悲之心。“慈悲心不是很大的东西,其实就是关心人,就是无我,当自我少一点的时候,慈悲心自然会出来。”最后一年,陈宇廷离开寺庙,遍访了西藏、印度、尼泊尔、青海等地的高僧大德,他们隐忍慈悲,救助众生,不执著于人生苦乐的精神,让陈宇廷对佛教的真谛有了更深的领悟。“他们始终带着一种欣喜。和别人相处的时候,不管自己多累多忙,任何时候都是那样的自在、欢喜,关心每一个人,而这一切又是发自内心的。”…………

失败的理想小世界

学习了很多佛法,不愿再接受供养的陈宇廷,决心到生活中去检验自己所学,这时他为自己立下了一生的志愿——继续修禅,并且致力于服务大众的事业。之后他做了上百个公益项目,募集了上千万的美金,捐到各个需要救助的地方。

当时的陈宇廷充满了热情。看到有那么多人生活在贫困、疾病、痛苦当中,内心的急迫感促使他在公益这条路上拼命工作。“那时我恨不得拉所有人都来干公益,经常会很烦恼、着急,有时我心里会在问,为什么我在做公益而你们不做,我在捐而你们不捐呢。到后来,有自我夹杂在里面,自在和快乐越来越少,烦恼越来越多,慈悲心就少了,那时我经常需要找时间反省下自己。”

年的时候,陈宇廷在广东中山,聚集了大约1多名农民工,创建了集学校、企业、家庭一体的理想小世界。

早晨,大家一起读《论语》《孟子》,然后一起工作,所有人都像一家人那样生活在一起。为了这个理想小世界,陈宇廷倾尽家财,几乎所有的钱都投在这里了,为此他连有银行背景的外公家的房子都变卖了。他希望帮助大陆的农民工,培养他们的尊严、自信和一技之长。大概有一年半的时间,陈宇廷和大家吃住在一起,听他们讲述自己出来打工的经历。“我觉得这里每一个人都很可爱,他们很早就背井离乡,独立生活,用辛勤劳动来供养自己,供养家庭。”

然而不幸的是在年的一天,理想小世界被查封了,陈宇廷的实验以失败告终。那时的陈宇廷已经捐掉了3多万的财产,不名一文,一身落魄,无奈之下回到了台湾,此时他身边只剩下了两箱衣裳。当时台湾所有媒体都在骂他,都觉得他是一个不可理喻的人。“那时不光我的钱捐光了,央金(陈宇廷太太)的钱也捐光了,我觉得很沮丧,公益的道路似乎走到了尽头,但也正是那个时期对我的帮助很大,让我重新反省自己,进一步修炼慈悲心。”

NPP的慈善之路

年10月底,北京的秋天,最美丽的季节,一场记者发布会正在热烈地进行着。麦肯锡、摩托罗拉、永丰余、诺华、奥美等跨国公司的负责人济济一堂。很多不明真相的记者,以为这里将要产生一项巨大的商业计划,而事实也让他们感到吃惊,现场宣告了一项非常罕见的创投模式——由企业出点子,帮助公益团体建立管理能力。这些财大气粗的企业不仅仅捐钱,他们还将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捐出自己的好创意。比如德勤可以教他们财务管理、君合可以提供法律建议、奥美教他们建立品牌,各个企业联手合作,成立了“公益事业伙伴基金会(NPP)”,陈宇廷被推举为执行长。

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之后,陈宇廷终于找到一条全新的公益方式,也拓展了他的禅修之路。“慈悲心是一切的快乐之源,这些慈悲心分不同的层次,开始是同情心,之后做久了就会变得自然,一直到最后,你遇到任何人都自然流露出一种慈悲心,而且有智慧帮助身边的人。”

注定要相遇的两个人

陈宇廷和我们交谈的时候,背景音乐是妻子央金创作的。央金的歌声,清澈得像青藏高原上溶化的冰水,深邃得如同无垠的天空。

央金以前只会唱歌,不会作曲,直到结婚后的一天,在台湾的陈宇廷接到了央金的“她有天给我打电话,说宇廷哥我会作曲了,然后给我清唱了几句,我当时眼泪就流下来了,我不是一个容易哭的人,但听了之后很感动,我就问她你是怎么作出曲来的,她说我也不知道,就是可以听到音乐了,有时她在山洞或者寺院里的时候,可以连续作出好多来,在她的灵魂世界里,突然又打开了一扇门。”

经历过一次失败的恋爱之后,陈宇廷曾经发誓今生不娶。而央金拉姆此时正一边唱歌一边经营奇正藏药,但不论演唱还是经商,都不能给央金带来快乐和安宁,她多次想踏入佛门,但上师都说她机缘未到。

陈宇廷在广东做理想小世界的时候,大宝法王曾对他说,两个星期后,你会遇到一个人,你会和她结婚。陈宇廷觉得自己每天都遇到很多人,怎会知道谁是自己的新娘?两周后,他们迎来了一批来自西藏的客人,是来观摩学习的,其中大多数已经年过半百,只有一个年轻女子,陈宇廷第一眼看到她,觉得就是她了,那个女子就是央金拉姆。

央金最迷茫的时候曾经做过一个梦,她梦到一处官邸,自己沿着红色的地毯走进去,在一座房子跟前,有一张桌子,上面有一个红色的包袱,冥冥中有个声音传来,告诉她,包袱里面是你的汉族嫁妆。她去找佛法上师求解,上师告诉她,再过一周你会遇到一个人,他和你会结下姻缘。七天后,在广东中山,他们邂逅。

婚姻与解脱

00年4月8日(日期是大宝法王定的,主婚人是旦增嘉措活佛),陈宇廷和央金的婚礼在北京饭店举行,两人的宗教信仰注定了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婚礼。婚礼场面并不奢华,气氛却相当隆重。在婚礼的主礼台后,悬挂着巨大的“解脱”两字,左右各悬挂了弘一大师的书法作品: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礼台上还陈列了四只高大的经幢和唐卡,旁边六位身着法衣的喇嘛分列主礼台两侧。婚礼在法号中开始,大型投影屏幕上播放着新人的剪辑短片,此后新人入场,活佛带领喇嘛们唱起了吉祥祝福文。这样的婚礼场面是绝大多数人所不能接受和想象的,但对于陈宇廷和央金来说,再没有比这样的婚礼更能代表他们的精神追求的仪式了。

很多人结婚是为了拥有一种安全感,寻找依靠和帮助。而他们的结合,正如他们在婚礼上的誓言一样:一起修习功课,一起帮助更多的人。陈宇廷所说的“婚姻是一种解脱”,其实强调的是夫妻间相处的方式。婚姻是两个人在一起近距离地相处,没有什么可以瞒着对方,所以就会有很多矛盾和摩擦,能够克服这些情绪时,婚姻才是解脱,你会看到自我的念头越来越少,慈悲心、快乐越来越多。

“结婚的头四年很辛苦,我们的生活背景不同,有许多要磨合的地方。央金以前是在草原上生活。而我是在一个大宅院里长大的,里面有非常多的军队,厨师就有三个,佣人有七八个,光是端饭的人就有两个,我记得自己是骑着脚踏车在院子里唱着歌度过童年的。”

所以结婚四年来,陈宇廷还在追太太,像在追女朋友一样。两人的关系像情侣,又像师兄妹,在禅修方面他们会相互探讨。他们也有过不开心,吵过架,但是之后探讨的却不是吵架内容,而是这个不开心的念头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它会延续,以后该如何做。这对他们两个人的修行很重要,经历了吵架和烦恼,他们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内心。所以,两人一路走来经历了人生中的风风雨雨,他们收获的幸福和快乐远远不是物质享受所能给予的。

“我到现在还觉得天天都在谈恋爱,不知道为什么,就像小孩每次看到糖果的时候总是很开心,不会产生厌烦。”在陈宇廷眼中,每天都是很新鲜的一天,这种新鲜感用佛教的道理来说就是“活在当下”,每天都在照看着自己的内心,而不必去计划未来一定要达到什么目的,这样的生活快乐而从容。

读后感:

读完陈宇廷的《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一书,看到了一位生长在一个幸福家庭中,刻苦上进,勤奋好学,进入哈佛MBA,入了麦肯锡,在父亲的影响下,通过5年的禅修终于找到了心性答案的主人公。如作者书中写道,大多数人对佛教的印象多半是宗教迷信,愚夫愚妇的信仰,感情失挫、事业困难、人生不顺的人逃避的地方。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认为只有愚夫愚妇和没有文化的老太太才会相信轮回,有知识有文化的人相信轮回是很丢脸的迷信,至今也会有许多人持这样的观点的。书中通过他的不一般的经历让我们不的不相信这个世界一定是有轮回的。在这个世界,人人都有不一样的困惑和烦恼,我们怎么能觉察到这些起心动念呢,书中提到了觉性科学。它是结合“心智科学”和禅修,形成的新的综合学科。帮助人开发内心智慧的方法。通过该书让自己明白了许多关于禅修的一些基本知识。通过禅修方法进一步了解佛法,让人能容易接近佛教,摒弃我之前对于参佛礼佛的一些质疑,书中还是有一些知识目前自己还不能顿悟,如讲的“觉性之海”、“空性”、还需要不断的学习。现对书中感兴趣的段落载录如下:1.著名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前校长朱清时,有近0年禅修经验,著有轰动一时的《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他曾幽默地说:“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这一论点,可以说,彻底动摇了1世纪以来作为主流认识论——“唯物主义”的基础。.禅修,是指帮助人将心境下来,深入心与生命,开发慈悲智慧的各种方法。3.禅修这门学问不是宗教,但由于古代没有今日学府和教育制度;因此,数千年来,禅修的方法,是由宗教和寺院传承下来的,也因此,禅修时常被误认为是宗教。但事实上,禅修并不属于任何宗教,而是属于全人类的一门科学方法。4.许多美国企业已经将Mindfulness(类似于觉性科学中的觉察禅修)作为企业培训的一部分,像是谷歌、苹果、推特等等。不少企业,甚至已经设有禅堂、静修中心。5.慈悲性又分好几个层次。最开始时同情心。同情心是自上而下的:“我很幸运,他很苦,我很难过,我要去帮助他。”之后是同理心。对别人的痛苦能感同身受,觉得有机会帮助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觉得和被帮助的对象是平等的。有同理心的人,不会觉得自己比别人高,反而会觉得我们以金钱或行为帮助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在帮助我们的心灵成长,会有一份感恩心。再之后是慈悲心。慈悲心更加平等,会觉得帮助别人就是应该做的事情。再上一层称为菩提心。有人把菩提翻译成智慧,其实菩提心就是一种“自觉、觉他”的心,自己觉悟了,生起了我智慧,离苦得乐了,然后希望帮助他人觉悟,升起之后、离苦得乐。6.“灌顶”的意思是指相应,也就是合一的意思。师父讲的弟子完全懂了、体会到了,这就是相应。参加观音菩萨灌顶,是要与观音菩萨相应。什么是与观音菩萨相应呢?观音菩萨代表慈悲,当我们心中升起了无量无边的慈悲心,就是与观音菩萨相应。在藏传佛教的密法里,修任何密法之前,一定要先得到灌顶,也可以说是得到正式的教授、正式的允许的意思。7.上师,是指够资格传授修行法教的老师。在传统藏传佛法中,对上师的资格是有很严格的要求的。第一,上师本人必须严持戒律,有很高的道德操守。第二,上师必须有很清楚的教派和传承,是经过他的老师和传承认证的。藏传佛法的主要教派有五个:宁玛、噶举、萨迦、格鲁、觉囊。8.火供是一种修行的方法,讲珍贵的额和自己心爱的宝物投入火中燃烧,心中观想宝物无尽扩大增多,供养一切佛菩萨,布施给一切众生。通过这个方法,去除我们对物质的执着,以及对物质执着所造成的苦恼。说实在的,现在的自己有时连自己的脾气都没学会很好的控制,啥时候能达到书中讲的“觉察、觉观“呢?通过禅修会让自己更平和、更喜乐、更谦虚,没有嫉妒,感恩一切,心生慈悲。牢记一句话:南无阿弥陀佛!

光明佛坛

已有40万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白癜风专家咨询在线网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unnanshengzx.com/ynxx/458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