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具有媒体属性的工具走入生活,普通人获取信息的手段日趋多样化,媒体进入新旧更替期,以纸媒、电视台、门户网站为代表的传统媒体风光不再,个别甚至到了崩溃的边缘,万物皆媒的时代已经降临。 1.纸媒式微 当记者节到来时,号称要打造百年基业的北京都市报《京华时报》面临停刊,京华时报即将变为京华烟云。 去年7月1日,云南的《生活新报》正式停刊。大量记者编辑聚集在单位门前集体讨薪,中国残联系统唯一的综合性、都市类日报就这样在轰然倒下。 然而这也不过是纸媒崩塌大环境下的冰山一角而已。《杂文报》,隶属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年创刊,年1月1日停刊;《榆林日报都市生活报版》隶属于榆林日报社,年创刊,年2月15日停刊;《生活新报》云南省残疾人联合会主办,年由《残疾人导报》更名,年七月1日停刊;香港《新报》隶属于香港英皇集团,年创刊,年7月12日停刊。 这一桩桩一件件“血泪”往事,无不在向我们昭示着纸媒的式微,可报纸作为最有公信力的媒体之一,曾经被受众广泛认可,是怎样走到这一步的呢?据业内分析人士认为:首先新媒体海量性、快捷性与互动性是纸媒无法与之比肩的;其次纸媒生产成本高、信息容量有限、便携性差导致其后天畸形;再次纸媒的同质化也是一个严重问题。这三大因素直接导致部分纸媒利润断崖式下跌,无法维持生存。甚至有人说“如果不出意外,报纸这样的东西断送在我们这一代报人手上,已不是什么悬念”。 思考:但纸媒真的没有生路了吗? 其实并不是,以纸媒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本身,具有新媒体不可能拥有的优势,传统媒体比新媒体或自媒体更加权威,更具有可信性,比如人民日报,你可能不会买,但人民日报刊登出来的文章你也会信服。传统媒体在中国更像是一面旗帜,指明了媒体和舆论的方向。未来的纸媒要想生存下去,须要变革。利用传统媒体传播的深度和话语权威性,将有深度、引人深入的文章刊登出去;同时辅以新媒体的时效性和广泛的传播范围,将新闻快速的传播出去;保证内容质量,降低同质化。大浪淘沙,破而后立,抓住行业变革重新洗牌,优胜劣汰,强者生存,才是传统媒体的出路。 2.门户颓靡 门户网站诞生始于年。当时在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杨致远和大卫·费洛一起创办了搜索网站雅虎,并迅速风靡整个世界,这个成功案例对国内的互联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直接导致了搜狐、新浪、网易这类门户网站的诞生,大大简化了网民获得咨询的方式,在那个时代,门户网站几乎成了互联网的代名词。 然而门户网站在盈利模式上却没能逃出“网络广告”的发展道路,面对年互联网泡沫危机时,有限的广告市场不足以支撑门户走下去。各大门户网站逐渐无奈转型,网易开始打入网络游戏市场,搜狐、新浪则开始推出面向企业用户的.NET平台。此后,各种打击更是接连而至,先是以谷歌、百度为代表的搜索引擎分走了以浏览信息为目的的用户,而后博客、微博崛起,又分流了一部分用户。到年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随着北京治疗白癜风北京哪里治白癜风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