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雪,沉稳内向的小姑娘,创作团队中不可或缺的撒手锏。其为墙绘画的线稿技惊四座,一战成名,更兼认真的态度和谦和的性格赢得了大家的喜爱。艺高而低调的她,文字犹如其人,朴实中带着真诚。

云南那些事儿

韩雪

又是一年暑假,这次没有一放假就回家,而是报名参加了学校的云南抗战红色寻访之旅的社会实践活动。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参与活动的会议以及出征仪式,(即使这样,还被老师同学们选中,真是感动地暗暗发力,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配合大家完成寻访的任务!)总觉得错过了认识队友的最佳时机。团队给每位同学都分了组,我是创作组兼寻访组的成员,组长也都给组员安排了任务。对于带电脑这事,没能跟青枝队长进行及时沟通,产生了小误会。直到13号晚上要出发前,都在为自己能否融入大家而担忧。事实上,我的担忧是多余的。见到青枝队长,发现她性格开朗而且模样神似白百何,打消了我所有的顾忌。7月13日晚上我们出发了,14日在火车上度过,车上因为有了同学们的故事汇、才艺表演、纸牌游戏、食物分享,使得整整36小时的火车硬座旅程没有那么漫长,也使得成员之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印象最深的是明月——摄影组组长,帮助一位带两小孩的父亲,将自己的座位让给他们坐。对待陌生人都如此,想必一定是有大爱的善良的人。(图为两位无座的双胞胎小女孩与让座的明月哥哥)

15日,我们到达昆明市区,拖着久坐而肿痛的双脚去了西南联大的旧址与纪念馆、民国气息的云南大学,墙是土黄色很有形式感的抗战胜利堂进行调研。

16日,我们在官渡古镇进行采风,下午参观了云南省博物馆,里面有许多恐龙化石与模型,原来云南是恐龙之乡。17日,前往晋宁县政府的所在地——昆阳镇,下午为当地古村落墙绘。看到整整两面大墙,心里是有压力的,好在前一晚大家熬夜做好了抗战主题墙绘的方案与画稿。一个下午的时间就已经在墙上测绘好尺幅打好稿子了。由于晋宁是郑和的老家,当地政府希望我们再创作一幅郑和下西洋的主题墙绘。得知这个消息时,我们内心是崩溃的,难道这几天就要留守晋宁画墙绘了么,寻访抗战老兵就没法参与了?晚上会议,同学们踊跃发言提建议,时间短暂、任务巨大、困难重重,各组长作为代表表达了同学们对墙绘的建议和意见,老师们和同学们最终达成了一致,决定创作一幅精简的稿子,既不耽误时间和接下来的行程安排也不影响整体墙绘工作的完成与效果。这次讨论,虽不能在此详细阐述,但是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看到了同学们身上那股敢说敢做,敢做就敢当的青春劲头!以及老师们对学生的爱。国敏同学画好了郑和下西洋的构图,不善言语的我当时只能默默听着大家的讨论,回到酒房间将构图具体化,以便第二天墙绘的顺利上稿。

经过一天半的努力,我们完成了以抗战、郑和下西洋为主题的总多平米的墙绘。不得不承认,团队合作能够创造奇迹。虽然自己是第一次画墙绘,也没有紧张,因为团队里的姜美同学,青枝队长,向谦同学等都很有经验,并且为人非常亲和。三人行,必有我师。更何况队里有20来个人呢!在工作量这么大的情况下,仍能享受墙绘的乐趣。每个人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团队付出着,联系当地政府,收集素材,提供创意,徒手绘艺术字体,打稿……大家累并快乐着,朝着同一个理想前进,最终实现。这种累度日如年,这种快乐却回味无穷。我想说,认识大家真好,每个人都是一颗闪耀的星,汇在一起繁星满天。

19日,我们在安江村寻访了国立艺专的旧址与老校友,拍摄了纪录片。

20至22日,我们去了丽江、大理进行采风。

24日,我与部分队员平安返回杭州。

与大家一起相处的时光,一生难忘!

编辑:林凌伟、马琛

文字:韩雪

摄影:邱福才、李明月、朱宁、李朝林、赵巧玲

长按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unnanshengzx.com/ynzx/1091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