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中国记协”可以订阅哦 编者按:作为记者,云南广播电视台李清清有幸见证了独龙江乡大雪封山的过去和隧道贯通的现在。尽管路途艰险,但职责和使命激励着她奔赴采访现场,真实记录了一条路的修通对独龙族同胞生活的改变,收获了山路上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年4月9日,由云南广播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一步登天:走向现代文明的独龙族》在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播出。作为纪录片的编导之一,两次深入独龙江地区的拍摄经历让我终生难忘。 年,我第一次进入独龙江地区。出发前,台领导特意交代,根据公路的路况决定进不进去,“如果实在进不去,就不要勉强”。 我当时想:做记者这些年,什么样的路没见过。可到了那条进山公路的时候,我惊呆了:这能叫路吗?整条公路上,塌方、落石随处可见。更可怕的是,很多路段的路基都是木头的。木头能有多结实,何况还是在极度潮湿的环境里,很多都已经出现了腐烂、下沉。我们的汽车就行驶在这样一排接着一排的腐木上。路的下面,是深不见底的悬崖。 独龙江公路的老路 第二天,我到当地派出所采访,所长给了我一个苹果,那个苹果看起来皱巴巴的,没有一点水分,看起来很没有食欲。后来我才知道,那是当时整个派出所储存下来的最后的水果。在封山期内,民警同志们要想吃到一个像这样的苹果,都是极其奢侈的事情。 生活在峡谷里的独龙族同胞,是我国56个民族中人口数量较少的一个,只有不到人。平均海拔米的高黎贡山,成了他们走出去的“拦路石”。每年冬天,这里仅有的一条通往山外的公路,都会被大雪封死。只有等到第二年六月份的时候,人们才有走出大山的机会。对于当地人来说,一年其实只有两个季节:“开山”期和“封山”期。 有一次,我们的摄像欧阳斌老师在拍摄独龙族片子的时候,因为大雪封山堵住了返城的路,在山里度过大半年。生活在那样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孤独和压抑可想而知。 独龙族同胞已在那里生活了上千年。在漫长的封山期里,他们要忍受的不仅仅是物资的匮乏、信息的闭塞,还有对家人的思念。因为封山,在县城里念书的孩子大半年都见不到父母。采访中,我遇到了一个男孩,他告诉我,有一年暑假回家,爸爸去世了,他连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 那时,我深刻地体会到,对独龙族同胞,这条路意味着什么。 年,独龙江公路改扩建工程开工的消息传到乡里,所有的乡民都兴奋不已。这项工程中最艰巨、也是最关键的一项任务,就是把以前雪线以上的隧道挪到雪线以下,实现山区全年通车。 年4月初,经过三年半的努力,这条隧道终于要贯通了。为了拍摄到这个画面,我第二次来到了独龙江。尽管此前已经见识过这条公路的“行路难”,但这一次的艰难,又一次大大地出乎了我的预料。 大雪完全覆盖了整条公路,驾驶员们凭着平时的记忆,一点一点地向前挪动。路的一侧是随时可能发生雪崩的山体,而另一侧则是深不见底的悬崖。从地图上看,目的地就近在眼前,我们却心惊胆战地走了整整一天。所有人都不敢大声说话,担心声音的震动会引发雪崩。 4月10日,隧道实现贯通。听到这个消息后,贡山一中念书的孩子们,欢呼雀跃,他们终于随时可以见到父母了。就这么一个小小的愿望,对他们来说,曾经却是那样遥不可及。 就在当天晚上,在我和我的同事们刚刚要结束拍摄任务时,接到了一个消息:5岁的独龙族小姑娘普艳芳,在使用取暖器时,被大面积烧伤,如不及时治疗会有生命危险。那时距离高黎贡山隧道被炸开仅仅过去了几个小时,隧道内顶上还掉着碎石,就这样,我们把小姑娘送出了独龙江。 为了让小艳芳得到更好的治疗,刚到昆明,大家分别和长水机场、航空公司沟通,希望可以为这位小姑娘打开一条生命通道。在所有人的努力下,医院进行治疗。 出院以后的小艳芳,笑得那么灿烂。如果那天晚上,出山的隧道没有修通,后果无法想象。 尽管独龙江地区十分偏远,但它却从来没有离开过党中央的关怀。年,习近平总书记对独龙江乡出山公路做出重要批示,鼓励“独龙族同胞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早日实现与全国其他兄弟民族一道过上小康生活的美好梦想”。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南视察时,又表达了对独龙族同胞的问候,期望通过这条公路,给独龙江带来更好的发展。 如今,崭新平整的独龙江公路像一条玉带缠绕在高黎贡山的腰间。从贡山县城到独龙江乡,行程时间从原来的十几天到现在只需要两个半小时。从此,大雪封山彻底成为了历史。 年12月底,总里程79.8公里的独龙江公路全线通车。中青在线于冰摄 人们都说新闻是未来的历史,正因为如此,真实记录时代变迁的情与事,更是记者的职责和使命。 随着拍摄工作的彻底结束,那些经历成为了记忆。但记者的使命将会铭记心中、印刻脑海,我将带着这份使命担当,走在奔赴采访现场、捕捉真情的路上。 本文版权归中国记协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最专业治白癜风有什么偏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unnanshengzx.com/ynzx/74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