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你怎么回家?火车?飞机?还是汽车?相信最近两年大家多了一个新词“高铁”,随着云南接入全国的高铁网络,回家的路也变得更畅通。 2月1日,年的春运拉开序幕,将持续40天。今天云团团就给大家讲一讲关于火车的那些事儿。 从“不通国内通国外”开始 年修建滇越铁路 滇越铁路越段于年动工,年告成。滇段于年动工,年竣工。年4月1日全线通车。这条铁路不仅是云南历史上第一条铁路,也是我国第一条国际铁路,云南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成为奇闻。 年白寨大桥修通 从此,火车代替了原来的马帮,铁路运输成为云南对外贸易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滇越铁路开始成为云南对外主要的运输通道。云南早期工业化与滇越铁路紧密相连。年,发电机从滇越铁路运进,随后建成了中国第一个水电站——石龙坝水电站。 滇越铁路通车后,沿线城市昆明、呈贡、开远、蒙自、河口等日益繁荣,沿线农村和乡镇的社会经济面貌开始发生深刻变化。 “坐火车”是春运中最难忘的往事 实际上提到春运,很多人最先浮现在脑海中的就是那些火车上拥挤的画面。从省外出发回云南,一不小心就要坐个十几二十几个小时的火车,这一段遥远的回家路全靠一条铁轨支撑。 贵(阳)昆(明)线沾益站工作人员在春运期间为站停列车补充餐料。 年,是实现历史性跨越的一年,那一年贵(阳)昆(明)铁路通车,云南结束了“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的历史,联通全国铁路网。 90年代春运,昆明站组织休班人员义务为乘车旅客送水。 南昆铁路于年12月正式开工,年3月全线铺通,年12月开通运营。 年春运,乘坐火车出行的南(宁)昆(明)线沿线少数民族群众。 东起南宁,西至昆明,北接红果,是国家重点建设工程,被称为“国家最大的扶贫项目”,是沟通西南与华南沿海的一条重要通道,是云、贵、川出海的最佳捷径。 回家!在火车站里等车来 一到春节前,都归心似箭。为了赶上那趟回家的列车,很多旅客早早的就到车站候车了。去车站等车成了回家路上一个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新建成的昆明站首次投入春运工作。 年,昆明站新站房建成投入使用,使车站客运组织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旅客乘车条件显著改善。 年12月26日18时,云南高铁车票正式发售。 年12月26日,云南进入高铁时代。 年1月13日,云南高铁开通运营后迎来首个春运,乘坐高铁旅游成为新时尚。这一年,高铁共计发送旅客.7万人次,沪昆高铁和云桂铁路日均客座率均保持在85%以上。 年的春运大潮已经开启,高铁将继续为人们归家护航。 年12月28日当天8时14分,昆明南—上海虹桥G次从昆明南站缓缓始发。与停靠在昆明南站的其他动车不同,这趟车次采用的是9月21日首次在京沪高铁实现公里时速商业运营的“复兴号”动车组。 自沪昆高铁、云桂铁路开通以来,截至年12月28日,云南高铁累计发送旅客万人次,相当于云南多万人口中,约每4个人就有1人坐过高铁,每天动车开行对数达到72对。 …… 年.3万人 年.38万人 年.1万人 年.8万余人次 年.57万人次 年.3万人次 年.8万人次 曾经的啤酒饮料矿泉水, 花生瓜子火腿肠…… 现在绿皮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曾经绿皮车、泡面味、蛇皮袋是春运 现在高速铁路、便当套餐、刷卡进站也是春运 不同的年代 有着不同的春运记忆 它们一同勾连出时间的印记 也折射着国家发展的历程 曾经裹着棉衣、通宵排队购票 是最具春运特色的场景 现在网络购票成为新一代青年人优先选择的购票方式 曾经买票、进站、候车、检票、上车 挤到满身大汗 曾经过道上、车窗边 车厢里站满了形形色色的人 曾经打扑克、嗑瓜子 被消磨掉的懒洋洋的列车时间 一碗碗热气腾腾的泡面 冒着热气的开水浇在面饼上 面香一点点变得浓郁 香气从面前蔓延 溢满整列车厢 现在 列车上的套餐虽然种类多样 但泡面仍然占据着一席之地 也许 泡面与列车、与旅途 始终有着天然的亲近感 也许 没有泡面的春运是不够完整的 如今 绿皮火车在一些偏远山区 依旧是重要的交通工具 如今 车票从温柔的粉红色 变成了清澈的淡蓝色 时代在变 春运也在变 但不变的 是每到此时 人们对家的思念 对归乡的期盼 “身份证和车票检一下。” “这谁的行李,往里推一推。” “借过借过,麻烦让一让。” “啤酒饮料矿泉水,花生瓜子八宝粥。” …… 是否很熟悉? 你已经在回家的路上了吗? 来源|云南共青团 “牟定青年之声”长期接受团员青年、少先队员、辅导员老师和社会公众投稿,内容可涉及学习体会、事实述评、读书笔记、生活感受等各个方面,欢迎白斑风北京中科曝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