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曾投资2亿美元。 人人车要被挤出二手车电商快车道? 近日,人人车发布了《互联网二手车行业消费者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在各大互联网二手车交易平台中,人人车以40.4%的市场份额占据行业第一,“大幅度领先”。据了解,该报告由数据分析公司尼尔森执行完成。 蹊跷的是,不久尼尔森却两次发文否认。尼尔森首先表示,该发布内容未经尼尔森核实、确认和授权,目前已告知发布方(人人车)立即撤回并停止发布。此后,尼尔森又强调,报告未经尼尔森确认及核准,其中数据的使用和阐释也未得到尼尔森授权和核准。 目前,二手车市场领域并没有权威数据,各家机构分析报告经常“打架”。比如,数据机构iiMediaResearch不久前发布报告称,天天拍车全面领跑二手车拍卖平台;研究机构DCCI报告则称,优信二手车成为用户最常使用的二手车电商平台;而数据平台艾媒咨询报告则显示,人人车以领先的综合实力实现突围,率先掌握先机。 数据打架背后,是二手车领域的激烈竞争和庞大市场。年以来,中国二手车市场交易量基本保持着每年20%以上的高速增长。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年二手车交易量达到.9万辆,同比年增长了19.4%;成交额突破亿元,同比增长34%,大幅领先新车交易市场。年上半年,中国二手车交易量达.24万辆,累计同比增长13.11%。 其中,人人车成立于年,其业务模式仿照了当时美国爆红的二手车C2C创业明星企业Beepi。如今,人人网已经与瓜子、优信同属二手车电商领域的“头部玩家”,搭建了以二手车交易为入口,囊括新车、二手车交易、金融、售后的服务体系。此前,人人车累计融资7.6亿美元。近日,有媒体爆料称,人人车正在进行F+轮融资,融资规模约为1亿美元,估值13亿美元。但人人车方面回应称,人人车F+轮融资早已结束,但并未透露融资额。 为何会出现数据打架?时间财经联系了人人车方面,但截至发稿,对方并未回复。 互联网分析师丁道师对时间财经表示,不仅仅二手车方面,整个互联网领域数据“打架”现象都非常普遍,多家企业都表示自己是行业领导者。出现这种现象最主要原因,是因为投资者在选择标的的时,主要还是看数据,包括交易量、用户量、日活等KPI数据。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企业、咨询机构、投资者构成了一个产业链。 距盈利还很远 据了解,企业与第三方咨询公司合作,夸大数据指标,已经是企业公关的惯用手段。 此前,部分业内人士透露,第三方咨询公司都有各自的数据采集渠道,因为数据不同,最终结果打架的情况也很正常。据了解,咨询公司一般会通过软件开发工具包技术,检测并实时回传用户手机数据来作出判定。在最终数据中,一部分是真实数据,另一部分则是推测数据。咨询平台也会与企业合作,根据企业更有利的优势点,尽量扩大,得出数据结论,说明该企业在优势点上有多好,每家企业都有对自己有利的数据纬度,就是优势点。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二手车电商企业的大规模亏损,需要融资“输血”。艾瑞咨询CEO张毅曾表示,目前二手车电商距离实现盈利,还有很长的距离。在此之前,源源不断的资本投入,对于他们来说相当于续命的血液。 因为人人车并未上市,所以无法得知其准确数字。不过,其竞争对手优信二手车,可以作为参考。公开数据显示,优信在年净亏损13.92亿元,年净亏损27.48亿元,年一季度净亏损8.39亿元,二季度亏损4.3亿元。这就意味着,两年多来,优信累计亏损达54.1亿元。 之所以巨额亏损,主要是营销费用巨大,大量补贴用户。此前,优信方面曾表示,年的市场费用超过10亿元。优信集团董事长兼CEO戴琨预测,这一数字在年将上升到13亿元。 丁道师表示,人人车和瓜子的境况,应该跟优信类似,都巨额亏损。虽然投入巨大,但包括优信、人人车在内二手车平台的发展是非常粗放,并未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技术壁垒。随后会被盈利问题和规模发展问题纠缠,难以取舍。同时,跟网约车、外卖等高频小额的交易特点不同,二手车交易的特点是高额低频时间长,个人用户买卖二手车的次数毕竟有限,能否通过广告和补贴培养用户习惯,形成稳定的用户规模尚待观察。 刷单遭诟病 年8月,人人车发布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新增车源量环比增长26.6%,成交量增速环比增长21.6%,人人车保卖车源量连续三个月平均增速超68%,成交量平均增速超65%。 虽然人人车数据看起来不错,但其刷单问题却为人所诟病。据了解,从成立开始,人人车平台上就存在着大量刷单的情况。销售顾问刷单,是为了工资业绩;人人车公司容忍或者纵容这种刷单,更多是为了粉饰数据,以便获得投资人的认可,获得较高的估值。 部分业内人士表示,人人车的刷单方式是有三种:通过亲戚朋友的车辆刷单、通过车商刷单和包过户费刷单。以交易一辆20万的车为例,按照C端4%服务费,交易费应为元。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一单会被拆分为4单,每单元。至于交易车辆,则利用亲戚朋友或有业务合作的车商的车辆信息。此外,一些销售顾问还可从其它渠道获得被人遗弃的二手车车辆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人事动荡也制约着人人车的发展。年9月,滴滴2亿美元投资人人车。此后,人人车的人事出现大幅变动。据业内人士透露,人人车创始人赵铁军的老团队,被空降高管安泰“挤掉”。安泰的到来并未给人人车的业务带来新的起色,反而将隐藏的矛盾激化起来。很多人人车老员工愤然离职,包括跟着人人车一路成长的部分创始员工。 在安泰队伍的膨胀与创始团队的萎缩时,滴滴也在试图“渗入”到人人车内部。此前,有消息称,滴滴已经介入人人车的市场、财务等核心部门。至此,人人车内部形成了三股力量,随着矛盾的激化,部分市场陷入混乱。 10月中旬,赣州广播电视台《第1中科白癜风医院让天下无白白癜风临床科研与诊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