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大力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积极向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迈进。融合发展是云南主流媒体适应当今传播技术快速发展、新媒体强势崛起新形势的迫切需要,也是云南传统媒体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巩固壮大思想文化阵地的必然选择。云南的媒体融合发展已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云文创有幸邀请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王勇,听他谈一谈云南媒体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路径。

王勇云文创智库专家

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

南亚东南亚新闻传播研究院院长

云南省南亚东南亚网络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专家(广播电视领域)

目前,云南省的媒体融合发展总体情况是:两大省级主流媒体的融媒体平台建设已初见成效,并积极向外向下延伸拓展,通过其融媒体平台融合州(市)媒体、县(区市)媒体,努力实现省、州(市)、县(市区)媒体的互联互通互动,进一步扩大闻素材库和拓展新闻生产链;地市级媒体融合发展参差不齐,有些媒体积极创造条件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但也有些媒体融合发展工作主动性不强,行动迟缓;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得到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整体稳步推进,发展势头良好。

存在问题

首先,主动性不够,存在等待观望思想。一方面,极少数地区的党委政府对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在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方面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决心,动作不大,力度不够,不作为,慢作为;另一方面极少数主流媒体的管理层安于现状,缺乏进取心,对媒体融合发展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和等待观望思想,不太愿意、不敢大胆推进媒体融合,对上级要求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要求被动应付,导致极少数主流媒体仍然按照旧模式日复一日地运转,传播力、影响力和引导力日趋弱化。

其次,体制机制不顺,导致媒体融合难以深度发展。目前云南主流媒体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体制,在人事分配制度上实行事业、非事业编制并存的双轨制,导致媒体内部用人机制、考核机制、经营管理等都不一致,因而在媒体融合工作中遇到一些障碍。此外,目前新媒体员工大多是非事业编,导致他们心理不平衡,归宿感、忠诚度缺失,人员流失严;而事业编制内员工,因缺乏科学的考评激励机制,存在“吃大锅饭”问题。

再次,资金匮乏,难以进行融媒体技术设备建设。云南大多数州(市)经济还比较落后,政府财力有限,无法投入大笔资金对旧有设备进行升级换代和融媒体平台建设。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中,虽然中央、省财政给予了部分经费支持,但由于原有媒体大多基础设施落后,加之一些县区市在制定建设方案时,规划建设项目多,摊子大,导致资金缺口大,建设进程缓慢。因此,缺乏足额资金投入,技术设备落后,无法进行技术设备更新升级和融媒体平台建设是当前云南主流媒体融合发展的最大困难。

最后,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媒体融合发展举步维艰。目前云南的主流媒体普遍缺乏两类人才:一是能从事新媒体维护、运营、研发的技术人才;二是能从事新媒体采编播业务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地市级主流媒体、县区级主流媒体,高素质的人才就比较缺乏,更不用说新媒体人才、融媒体人才。因此,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人才引进难,缺乏新媒体人才、融媒体人才、技术人才严重制约了云南省主流媒体的融合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几点优化对策:

第一,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部署

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对各级主流媒体进行通盘考虑,对不同级别的媒体的融合发展定位进行不同的设计,并制定不同的融合发展标准,以更好地指导不同层次的主流媒体的融合发展。特别是目前一些地州(市)级媒体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存在重复建设的问题,迫切需要出台地州级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此外,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中,目前有多家主流媒体(有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主流媒体)参与竞争,但它们的平台不兼容,给下面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平台和技术选择带来了一定的困扰,需要统筹规划,协调部署。

第二,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推进深度融合发展

要解决主流媒体融合发展,实现内容生产、传播渠道、技术平台、机制体制、经营模式“五个深度融合”,打造网站、移动客户端、手机报、微博、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unnanshengzx.com/ynfz/1096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