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流”男星易烊千玺又登上微博热搜,不过这次并不是他的新剧或综艺节目上线,而是考取编制岗位引发的争议。对于网民质疑明星考生享有特殊待遇的问题,《中国新闻周刊》发文为易烊千玺说话,并将批评的矛头对准“小镇做题家”群体,给事件火上浇油。 “小镇做题家”又是一个怎样的群体?男星易烊千玺《中国新闻周刊》批“小镇做题家”就在易烊千玺因考编事件陷入舆论漩涡之时,媒体发表的一篇文章,起到火上浇油的效果。 《中国新闻周刊》7月8日发表文化部主任杨时旸的一篇文章,题为《易烊千玺凭什么不能考编?又为什么要考编? 文章称,最初,人们还煞有介事地关心招录程序是否公平的问题,诸如成绩是否合格,笔试面试过程等等,但到后来,发现一切合规之后,最终的落点还是变成了质问凭什么明星可以“赢家通吃”?文章又写道,一些网民们抱怨明星考编还因为什么?或许源于一种被剥夺感。考编的普通人大有人在,这些小镇做题家每天上培训班,做真题卷,仍然考不中那个能为他们带来安全感的编制内职务。所以当看见能从市场上赚大钱的明星,还要分走几个编制内身份时,总觉得抢了自己的坑。但这是一种幻觉,似乎认为自己的收入低,是因为明星从既定的盘子里抢走了自己那一份。 对于这篇文章,很多网民表达不满。有网民说:“以前多少能称一句读书人,现在直接骂你小镇做题家。” 有网民说:“小镇做题家十年寒窗,就是为了有个公平的机会。努力奋斗和期待公平,不应该成为被嘲讽的对象。” 还有网民质疑《中国新闻周刊》下场帮腔,是想给易烊千玺洗白,“应该查查背后是否有利益关联”。 “小镇做题家”是怎样一个群体? 《中国新闻周刊》引发争议的文章,让“小镇做题家”这一词汇又火了起来。“小镇做题家”并非新词,从几年前开始,它就在知乎等平台上被广泛使用,指代那些出身于小城市或者县城,因为善于考试、做题,最终考入名校的人,意思大致和“寒门出身的好学生”差不多。 “小镇做题家”指代那些出身于小城市或者县城,因为善于考试、做题,最终考入名校的人。 “小镇做题家”们常常自嘲,说自己是“三无青年”,无背景、无资源、无学习以外的其他才艺。家庭条件和父母眼界,决定了他们只能通过读书、做题、考试来改变命运。 对于自己这个绰号,“小镇做题家”们往往心态复杂,一方面,对于凭借自身努力奋斗、通过公平应试选拔而向上跃迁,很多人感到自豪;但另一方面,和科学家、艺术家、企业家这些真正的“家”相比,“做题家”的称谓透着一丝尴尬,很多人走上社会后发现,自己除了做题,别的都不太擅长,在那些家境优渥、经历丰富、多才多艺的同龄人面前,又难免有些自卑。 有网民指出,杨时旸的文章让人觉得刺耳,在于把寒门学子用于自嘲、自谦的词汇变成了对他们的公开嘲讽。还有人感叹,十年前的媒体还在为“寒门难出贵子”现象大声疾呼,如今却只剩下对“做题家”的贬低与讽刺,令人寒心。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unnanshengzx.com/ynfz/1350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