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近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其中,我省有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抗战胜利纪念堂、松山战役旧址、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怒江驼峰航线纪念馆5处入选,加上第一批入选的腾冲国殇墓园、腾冲滇西抗战纪念馆,龙陵抗日战争纪念馆,我省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已达7处。

腾冲国殇墓园、腾冲滇西抗战纪念馆

(位于保山市腾冲县)

年7月23日,中国远征军对腾冲城发起第一次总攻,到9月14日全城胜利光复,历时53个日夜。腾冲成为全国个沦陷县中第一个通过血战收复的县城,极大鼓舞了全国的抗战士气。攻城战极其惨烈,远征军阵亡官兵达余人,可谓一寸山河一寸血。腾冲光复后,远征军兵力全力攻击龙陵、芒市、畹町,日军节节败退,该战役在滇西战场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立下了不朽功勋。

为纪念英烈,牢记历史,上世纪40年代中期,腾冲军民含着悲愤的眼泪,一边在废墟上建设自己的家园,一边在小团坡建设“国殇墓园”。小团坡上,座墓碑整齐划一,成排成行。墓碑上,镌刻着军衔、姓名,每个墓碑旁还插着一朵红花,鲜红似血。登上山顶,第20集团军阵亡烈士纪念塔塔基上“民族英雄”4个大字格外醒目,塔身如一柄利剑刺向天空。

在滇西抗战纪念馆,正前方3个巨大的塑像紧贴在一起,神情坚定,目光一致望向远方。这代表了腾冲抗战取得胜利的3股决定性力量——远征军、盟军和民众。年8月15日,滇西抗战纪念馆建成并对外开放,馆藏文物近10万件,展出1.8万件,是馆藏文物最多、覆盖范围最广、代表性最强的抗战主题纪念馆。每一天,参观者川流不息,他们在抗战文物前驻足深思,回顾滇西抗战那段惨烈而悲壮的历史。开馆至今,已接待观众余万人次。

龙陵抗日战争纪念馆

(位于保山市龙陵县)

龙陵在怒江以西的滇缅公路上,是腾(冲)龙(陵)公路与滇缅公路的交汇点,其县城扼控滇缅公路要冲。年6月5日,远征军发起对龙陵的进攻,后双方陷入胶着。经过激烈的拉锯战,11月1日,在炮兵和美国空军的支持下,远征军从四面八方突入龙陵城,残敌被三面合围,无力再战,连夜向芒市溃败。3日,远征军胜利进占龙陵县城。

龙陵战役历时近5个月,是整个滇西战役中时间最长、投入兵力最多、战斗最惨烈的战役。随后,远征军乘胜追击,相继收复芒市、遮放、畹町,怒江以西沦陷了两年多的国土,至此全部光复,滇西反攻战获得完全胜利。

为纪念龙陵抗战,年,龙陵县建成了龙陵抗战纪念馆,占地面积7.8亩,由纪念坛、出征泉、日军碉堡、大型浮雕景墙、怀思池、升旗台、长鸣钟、抗战纪念馆等部分组成,分“万众一心共筑血战”、“日军入侵断我后路”、“不甘奴役奋起抗争”、“调集大军组织反扑”等8个板块,记录、展示了那段惨烈悲壮的战争岁月。

龙陵抗日战争纪念馆于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被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公布为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

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校区

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了避免中华民族文化教育种子遭受战火摧毁,众多华北及沿海城市高校、研究院所纷纷南迁、西迁。年4月,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3校组成的长沙临时大学分3路到达昆明,并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西南联大在滇8年,以“刚毅坚卓”为校训,汇集了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教授,在云南的支持、帮助和保护下,先后设立文、理、法商、工、师范5个学院26个系,两个专修科一个选修班,共培育学生余人。年6月,西南联大结束北归,留下师范学院(后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作为对云南8年养育之恩的回馈,为云南培育了大批教育人才。

西南联合大学在恶劣的战时条件下,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奇迹:很多师生成为我国教育、科技、文化的中坚力量。新中国成立后,有余人成为中科院院士,12人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其中8人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更多的人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人才。

在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大后方的西南联大学子还纷纷投笔从戎,他们“上马杀贼,下马赋诗”,用青春热血,捍卫了国家的尊严,维护了民族的独立。

抗战胜利纪念堂

(位于昆明市五华区云瑞西路49号)

在昆明市中心,抗战胜利堂闹中取静,这个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传统宫殿式建筑,占地约00平方米,密雨中显得古朴、庄严、肃穆。楼前,人民英雄纪念碑巍然屹立,正面醒目地镌刻着邓小平同志的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史料记载,胜利堂于年动工兴建,最初名为“志公堂”,随后改为“中山纪念堂”,年落成时改为“抗战胜利纪念堂”。年12月,云南在胜利堂的广场中央埋下了“云南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石。年2月24日一座基座伟岸,碑体通高27米的纪念碑成功建成。

胜利堂既承载着云南人民为庆祝抗战胜利的喜悦,又见证了我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重大举措的出台,曾经很长一段时期,云南省党政机关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都在这里举行。经过多次修葺,胜利堂的原貌得到很好地保护,它是云南的宝贵财富,也是云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正如碑文所题:“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以来,为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推翻封建专制统治,解放云南,保卫祖国边疆,建设社会主义而英勇献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它是一种意志和精神的象征,是一段历史的凝固,使云南人为之振奋、骄傲和自豪。

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

(位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畹町国家森林公园)

在国家一类口岸畹町,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前堆满了白菊,那是后人对余名归国抗战的南侨机工的深深缅怀。同样是为了纪念,南侨机工抗日纪念公园正在紧张的筹备建设中。

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年10月,我国沿海地区港口对外交通被日寇封锁,海运遂至断绝,新修筑的滇缅公路成为沟通海内外的“生命线”,大批抗战物资要从这条公路运入国内。

当时急需汽车驾驶、维修人员,东南亚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得知这一情况后,发出“南侨总会第六号公告”,号召华侨中的年轻司机和技工回国参加抗战。众多爱国华侨踊跃报名,志愿回国援助抗战,他们被称为“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即“南侨机工”。前后共有余位南侨机工分9批回国,在昆明经西南运输处训练所训练后,编队奔赴运输前线为抗战效力。

年至年的三年间,南侨机工们和其他司机驾驶汽车往返于滇缅公路,共抢运50多万吨军需物资和10多辆汽车,还有无法统计的其他物资及用品。其中南侨机工中有0多人因战火、车祸和疾病,为抗战胜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年,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在原滇缅公路中国段的终点畹町,建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铭记、表彰和传扬南侨机工的赤子功勋。

怒江驼峰航线纪念馆

(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片马镇)

怒江驼峰航线纪念馆是国内目前唯一一座陈列驼峰航线坠机残骸的展馆。进入展馆,一架墨绿色的C-53号运输机占据了展馆的大部分位置。

年5月,日军由缅甸入侵我国,占领我怒江以西地区,控制龙陵,盘踞松山,与中国远征军隔怒江对峙,切断了我国抗战的最后一条陆上“生命线”——滇缅公路,中国战场成为“孤岛”。为保障抗战物资继续送往中国,中美联合开辟了从印度阿萨姆邦汀江至中国云南昆明的空中抗战“生命线”——驼峰航线。

这条长达多公里的航线,翻越喜马拉雅山、高黎贡山和横断山脉等当时的“禁飞区”,复杂的地理环境、恶劣的气候以及日军的阻击,使飞机在飞行过程中随时面临坠毁和撞山的危险。在3年多的时间里,驼峰航线共有多架飞机坠毁和失踪,1多名飞行员牺牲或失踪。航线沿路的山谷中因撒满飞机残骸,被称为“铝谷”。它持续运行3年多,为中国抗击日本侵略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谱写了中美联手抗击法西斯的英雄壮举。

为保障驼峰航线运行,当时中美合力在我省先后修建了10多个机场,其中就包括祥云县的云南驿机场和昆明巫家坝机场。新中国成立后,巫家坝机场被改造成了一座国际化的民用机场,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直到年6月长水国际机场建成投入使用,才正式结束运营。

云南日报记者尹瑞峰整理









































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北京治白癜风效果好的医院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unnanshengzx.com/ynfz/472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