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治疗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23/6185448.html记者日前从云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以来,云南省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政策创设,累计投入多亿资金推动全省有力有序开展整治工作。各地积极行动,一处处既增“颜值”又添“气质”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践,正示范引领全省乡村变美、村民变富,“中国最美丽省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目前,澄江市、大理市、腾冲市、石屏县被列为国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澄江市、宾川县、大姚县、弥勒市被列为国家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安宁市、澄江市被确定为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宜良县、腾冲市、沧源县进入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行列,大理州入选年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市。全省评定省、州(市)、县级美丽村庄个,创建国家级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县3个、省级示范县23个、省级示范村个。加强农村两污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提升云南在扎实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同时,持续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治理,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并取得明显成效。云南制定印发了《云南省农村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云南省农村厕所改建技术指南》等文件。不断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持续扩大“城乡一体化集中处理”和“源头减量就近处理”相结合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推广面。出台云南省地方标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限值(试行)》,建设了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填报平台。记者日前跟随云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美丽乡村建设集中采访团到澄江市龙街街道忠窑社区白土坡新村,入眼便是干净整洁的村道,家家户户门前都有一个绿色的垃圾分类箱。澄江市副市长陈斌介绍,澄江市深入推进“互联网+人居环境”管理模式,建立全县人居环境工作监控指挥平台,对“一水两污”进行监控管理。目前,全市建成示范村14个、整治村个。据了解,近年来,经过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不断努力,云南农村厕所改造迈上新台阶,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现新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取得新成效。年上半年,全省共改建行政村村委会所在地公厕座、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座。截止目前,全省行政村村委会所在地无害化卫生公厕基本实现全覆盖;一类县无害化卫生户厕覆盖率达88.57%,较年提高19个百分点;二类县农村卫生户厕覆盖率达81.29%;三类县卫生厕所覆盖率稳步提升。93%的乡(镇)镇区和94%的村庄对生活垃圾进行收集处理,录入国家信息系统非正规垃圾堆放点销号率达95.52%。录入国家信息系统非正规垃圾堆放点销号率达92.6%。63%的乡(镇)镇区对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处理,个自然村有污水处理设施座,92%的自然村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得到管控,受益万户、万人。不断提升村容村貌,开启乡村美颜模式云南将村容村貌提升作为农村人居环境颜值提升来打造,对村庄进行规划管理,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推进农村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升改造农村基础设施。云南编制了《云南省“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技术指南》等技术文件,建设全省镇村规划管理系统,构建省、市、县、乡、村、组六级村庄管理体系;对农村生活垃圾、村内沟塘淤泥、村内残垣断壁进行清理;印发实施了《云南省做好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规范(试行)》。走进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西三镇蚂蚁村委会可邑村,仿佛来到世外桃源,一派“村在林中建、水在脚下流、鸟在山间飞”的景象。走在干净整洁的可邑村,弥勒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袁光文给记者介绍,可邑村坚持保护与发展并举,对村庄道路、给排水、绿化、人畜分离养殖、公厕、污水处理系统等基础配套设施进行完善,打造阿细“原汁原味”民族风情特色村寨,将生态、人文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如今的可邑村生态优美,环境宜人,森林覆盖率达80%。年,可邑小镇旅游产业总收入.49万元,带动可邑村务工余人,辐射带动全镇全域旅游,苹果、核桃种植业、山羊养殖业的蓬勃发展。据了解,近年来,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真抓实干,打造了许多个具有少数民族特色且风格迥异的美丽乡村。截止目前,全省90.54%的行政村已完成村庄规划编制;清理农村生活垃圾.6万吨,村内沟塘淤泥88.4万吨,村内残垣断壁18.1万处;已有503个自然村达到农村人居环境1档标准,占比为89.46%;94.98%的自然村闲置土地得到绿化,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建立长效管护机制,一抓到底久久为功据了解,云南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对考核情况在全省通报;开展督导和随机调研,建立通报制度,及时向各地反馈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并建立群众举报投诉、接访、处理等问题反馈机制;成立各级农村环境整治专家组;建立问题排查检查工作制度。目前,%的县(市、区)建立群众投工投劳参与机制,各自然村基本建立完善村庄清扫保洁制度,95%以上的自然村建立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99%的自然村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全省个自然村有1名以上村庄保洁员,覆盖率达97.59%。走进曲靖市罗平县旧屋基彝族乡小寨村,道路两旁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房屋庭院干净整洁……“以前村里垃圾、污水、旱厕随处可见;现在环境变好了,大家也自觉养成了爱护环境的好习惯。”村民王海文说起村里的变化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小寨村将门前三包责任制、垃圾收集清运、村庄保洁员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通过党员带头、全民参与,村民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总的来看,云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力有序有效,进展良好、成效很大、符合预期,为在新起点上推进这项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以更加长远的眼光去谋划,以更加务实的举措去推进,建立长效管护机制,一抓到底久久为功。下一步,云南将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全域整治,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目标,以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为核心,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方资源,强化各项措施,持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擦亮美丽云南乡村名片。 倡导绿色促进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