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9118609.html 在西山区一处集中安置点的隔离区警戒线外,纳玮将一盒祛疤膏递到了一名集中安置的湖北籍女游客手中,隔着警戒线,女子向纳玮竖起了大拇指……这是疫情爆发以后,安置点内的暖心画面。只要群众需要,民警总能第一时间想办法帮助他们。 ▲安置点的群众向民警点赞 早在1月25日,纳玮便主动写了请战书,申请带领分局“抗疫小分队”到集中安置点值守。到现在,纳玮和队友们已经坚守了8天的时间,疫情何时结束,游客和他们何时能离开。 ▲纳玮带头写请战书 主动请战“我是党员、是警察,最应该先站出来!” 作为西山分局巡特警大队中队长,纳玮的日常工作是带领大队的民警、辅警在辖区内开展巡逻工作,及时消除辖区安全隐患,确保群众安全。 疫情发生后,被感染的人数逐渐增多,纳玮待不住了。他主动写了请战书,“我是党员,是警察,这个时候最应该先站出来,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做点事情!”他觉得自己身穿着警服,是老百姓心目中的英雄,在这个时候就应该做老百姓的主心骨。 纳玮曾多次参加过类似的工作。年抗击非典的场景还历历在目,那时的纳玮刚参加工作还不满半年,满怀激情,他觉得任何事情都要去积极尝试,无论多危险。在那次行动中,他成长了不少。年,他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后来又先后参与禽流感疫情处置、驰援汶川大地震等行动。 纳玮觉得,抗击非典时的自己和现在有很大不同。“那时候,无论什么事情,我都觉得我可以去做,可现在的想法不同了,我觉得我应该去做,必须去做。身上的角色一直在转变,肩上扛着的责任也在变。此刻,国家需要我们、人民需要我们。” ▲纳玮(右一)在安置点的临时帐篷前值守 “云南昆明的警察确实好!” 及时协助转运游客、配合卫健部门进到隔离区内给游客测量体温、安抚人员的情绪、为安置人员提供帮助……这是纳玮在防疫一线的日常,为了确保值守到位,纳玮带领队员在点上支起了帐篷,30名队员24小时分班值守着。 ▲协助医护人员在安置点内进行体温检测 起初,刚转运到集中安置点的游客并不是很理解,情绪失控过激时还会摘下口罩对着民警嚷嚷。劝说、解释、安抚……纳玮会用足够的耐心做工作,直到所有不稳定因素消除。 在集中安置点,纳玮和队员们还要做好对的群众的帮助工作,尽量满足群众的需求。此前,有位女士需要祛疤膏,可集中安置点并没有该类药物,于是纳玮积极联系集中安置点所属的派出所,通过派出所购买到了祛疤膏,转几次,终于送到了隔离区。 隔着警戒线,纳玮将去疤膏递到女士手中。没有过多的交流,只见女士竖起了大拇指,并说到“云南昆明的警察确实好!”纳玮觉得,这是最好的赞美。 在防疫一线,很少会有空闲的休息时间,一旦有,纳玮也很珍惜。“吃过饭了吗?有没有认真做作业?要听妈妈的话,爸爸工作结束就回来啦!”休息时间,纳玮便会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与家中的两个孩子说说话。有时,他觉得很庆幸的,现代科技让他在无法回家的情况下也能看看家人的脸,和他们说说话。 如今,纳玮最大的愿望是疫情早点结束,危害能够降到最小,受疫情伤害的人能够尽快康复,远在外地无法回家的人能够早点回家。他说:“疫情结束之后,我最想做的事就是好好陪一陪家人。” 来源:《都市时报》 发布:昆明市公安局新闻宣传办公室 编辑:李锦仑劳富贤杨樾 审核:苏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unnanshengzx.com/ynly/1181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