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ks_bjzkbdfyy/
近日,中新网以“河北邯郸冀南新区:小手套大产业托举乡村振兴”为题对邯郸冀南新区光禄镇支柱产业进行报道。▲点击观看宣传片《中国劳保之乡—光禄镇》河北邯郸冀南新区光禄镇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乡镇,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帆布手套、工作服等劳动保护用品生产基地,带动周边县市(区)10万余人就业,在邯郸当地聚集形成年产值超过亿元的大产业,托举乡村振兴。家家户户做劳保家家户户是企业邯郸冀南新区光禄劳保产业发端于上世纪80年代,以西光禄村为中心,依托紧邻国道交通便利的优势条件,村民从做手套起家,形成家家户户做劳保,家家户户是企业,集群化生产模式。每年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的帆布手套97亿双,如果把这些手套分发到全国人民手中,平均每人约6.6双。在赛祥手套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哒哒哒”的手套编织机运转声不绝于耳,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设备,车间里一派忙碌有序的景象。“我们做得越快越好,订单就会越来越多!”“我没有离开过邯郸,做的手套却远销全国各地,家里的经济情况也因此得到了改善。”张姐难掩幸福。在车间里她们踩动着缝纫机踏板,手中的布料在针板上飞舞。她所在的工厂是冀南新区的劳保企业之一,被形象地称作“总厂”。创新生产模式群众轻松再就业

走进西光禄村的任何一户都是一座“总厂”,全国市场销售的劳保手套80%都是这里生产的。每一座“总厂”都是若干卫星分厂的总部,通过统一培训、统一管理标准、统一发放订单、统一配送原料、统一回收产品,形成完整生产线。这些分布在邯郸周边的卫星分厂无需太大的成本投入,只需要参与人员参加培训和提供场地即可,培训后直接带着机器和原材料就可以生产成品了,几乎是零投入,零成本加盟。退休妇女,宝妈,闲散劳动力都能够轻松再就业。

这种“总厂+卫星工厂+家庭户”的创新生产模式将“工厂”建在百姓家门口,有效调动了当地群众的就业积极性。销售方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不仅在国内市场处于龙头地位,而且远销韩国、东南亚等地。

帆布手套、工作服等劳保用品加工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有效解决了冀南新区、峰峰矿区、成安、临漳等县区10万多农村闲散劳动力就业难题,随着劳保产业的发展壮大,将会带动更多的人员就业,为乡村振兴助力。

素材:中国新闻网

文字:贾昆

编辑:周景泽

初审:姚尧韩海军

终审:钱磊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unnanshengzx.com/ynly/1477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