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重点领域总体目标、任务和绩效目标

为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数字云南”行动计划及“云南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启动实施年“数字云南”重点领域科技项目,旨在以科技创新推进数字云南建设,形成自主可控的数字云南技术体系和解决方案;在区块链技术及应用、数字化工业及工业互联网、用数赋智的社会及行业治理、VR/A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用高端硅基微显示、面向东南亚的能源互联网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在重点领域及行业开展示范应用。基本形成以数字化和智能化为主体的产业生态体系和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推进政府管理及社会治理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以科技创新支撑“数字云南”建设,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研发关键核心技术、设备、系统和平台11个以上;相关技术在5个以上应用场景中进行应用,在5个以上行业示范应用;形成一批标准和技术规范、申请系列知识产权、发表一批高水平论文;实现新产品产值6亿元以上。

2

二、重点领域申报方向设置及立项总数要求

数字云南领域拟重点支持以下6个方向:“区块链技术与创新应用”、“数字化工业和工业互联网研究及创新应用”、“用数赋智的社会及行业治理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VR/A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用高端硅基微显示关键技术与应用”、“面向东南亚的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和重大招商引资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产业化,每个方向下设若干个选题,申报项目原则上要求覆盖单个选题所列研究内容,达到或高于所有考核指标,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知识产权明晰。

3

三、重点支持方向

方向一:区块链技术与创新应用

研发目标及任务、绩效目标要求:研发区块链性能提升、跨链访问、智能合约和隐私保护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自主可控联盟区块链服务平台,在教育、医疗等行业开展应用示范。研发基于区块链+人工智能技术的农产品可信溯源技术;研发融合区块链、边缘计算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高速溯源数据采集设备;研发新一代可信溯源系统,针对普洱茶、橡胶、中药材等重点农产品开展可信溯源示范应用。研发关键核心技术、设备、系统、平台2个以上;相关成果在2个以上应用场景中进行应用。

申报条件及要求:企业、高校、研究机构、政务部门可独立或联合申报,项目承担单位应在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教育、医疗、农业产品溯源领域有良好的前期工作基础。

1.自主可控联盟区块链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实施内容:研究新基建区块链链网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的理论、技术与方法;研究区块链共识机制改进和硬件加速等区块链平台性能提升技术;研究跨链技术在区块链应用场景中的实现路径;研究智能合约技术,支持业务自动化的实现;研究区块链系统的数据隐私保护方法,保障多组织合作协同场景下各方的数据隐私安全;提出云端区块链服务管理的解决方案,研发自主可控联盟区块链服务平台;在教育、医疗等应用场景中进行应用。

考核指标:研发自主可控联盟区块链服务平台1套,具备节点管理、组织管理、数据管理、隐私保护、跨链互联等核心服务,支持国产密码体系,支持每天处理交易1亿笔以上,峰值TPS在1万以上,交易平均延迟小于1s;具备支撑超过个机构参与的联盟链服务能力;成果在不少于2个应用场景中进行应用;申请系列知识产权,发表一批高水平论文。

支持强度:拟支持项目1项,资助经费不超过万元。

2.基于区块链的新一代可信溯源技术研究与应用

实施内容: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农产品可信溯源系统,把溯源技术从过去的纯数字空间防伪保护,升级为“物理空间+数字空间”的联合保护。研究可适用于不同农产品物理、成色等特征提取技术,使区块链+人工智能的可信溯源技术能适用到多种产品领域;研究自动溯源数据采集控制系统,通过融合区块链高并发处理、机器学习边缘计算加速优化、自动化控制、光学自动控制等技术,研发适用于中大型加工企业自动化流水作业的高速溯源数据采集设备;研究用于海量样本的特征搜索和比对的算法,针对超过千万及上亿数量级的样本数据,降低溯源录入和溯源比对的计算量;研究农产品的成分分析与区块链溯源结合的系统技术,保证成分分析的样品提交、分析结果等不可篡改、可信回溯;在普洱茶、橡胶、中药材等农业产品的溯源领域开展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研发区块链+人工智能的新一代溯源平台及技术,平台能用于至少3种不同的农产品,基于物理特征的防伪溯源识别准确率达到99%以上;实现融合区块链、边缘计算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高速溯源硬件设备原型系统,在至少3个或以上企业生产线支撑产品的自动化数据采集,且数据采集的速度可以达到每天单产线10万个物品;实现端到端的成分分析系统,自动分析样品与产品的同源性、成分分析结果自动化读取、上链,并集成到整个溯源平台中;形成一批区块链技术在农产品溯源应用中的标准和技术规范;申请系列知识产权,发表一批高水平论文。

支持强度:拟支持项目1~2项,单项资助经费不超过万元。

方向二:数字化工业和工业互联网研究及创新应用

研发目标及任务、绩效目标要求:面向冶金、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烟草等重点领域,研发智能化数字工厂关键技术,研发基于5G技术的工业监测、控制和调度技术,形成集智能化检测与控制、智能化生产、智能化管理于一体的行业智能工厂解决方案,促进工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并在2~3个行业重点企业开展示范应用。构建面向重点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生产管理的网络化和平台化,提升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水平,促进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建立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融通发展模式。研发关键技术、设备、系统和平台2个以上;在2个以上企业开展示范应用;形成重点行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标准和规范;申请系列知识产权;发表一批高水平论文。

申报条件及要求: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可联合申报,企业在工厂数字化和网络化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高校和研究机构具有良好的技术积累。

1.智能化数字工厂技术研究及应用

实施内容:研究产品开发和生产过程中的工业智能、生产数据采集等关键技术,提升生产工艺、设备、生产线和检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研究大规模高并发数据清洗与集成、计划排成、智能仓储、智能物流配送等技术,研发面向行业的智能化生产调度系统;研究智能化生产计划优化、供应链管理与优化方法,提升企业运营智能化水平;研究基于5G大带宽、低时延技术的远程控制和调度技术、AR/VR远程维护和培训,云化AGV调度等技术;研究基于5G与云端人工智能的机器视觉、视频监控技术;研究基于5G与边缘计算结合的数据存储、计算、安全隔离等算力协同能力;面向冶金、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烟草等重点领域开展智能工厂关键技术和解决方案研究,研发智能化数字化集成平台,开展智能化数字工厂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研发工业智能、边缘计算、生产数据采集技术与应用系统;研发高性能数据采集和存储服务器、智能生产调度平台;研发智能化生产计划优化、供应链管理与优化算法与平台;构建基于5G的复杂工业环境远程控制系统;构建融合5G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在2~3个企业开展示范应用,通过示范应用提高生产效率10%以上;申请系列知识产权,发表一批高水平论文。

支持强度:拟支持项目1~3项,单项资助经费不超过万元。

2.重点行业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实施内容:面向重点行业及上下游产业,研究重点行业工业互联网异构数据大数据的采集、清洗、存储、传输、共享和管理技术及标准;研究面向重点行业数据的大数据处理、工业数据分析、工业微服务技术,构建面向重点行业的工业微服务组件库和开发平台;研究重点行业资源配置模型、管控一体化模型、优化调度模型、能源平衡模型;构建面向重点行业的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并开展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建立重点行业工业互联网数据标准体系,制定重点行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标准和规范;研发数据采集、清洗、存储技术和系统,构建工业微服务组件库和开发平台;研发应用资源配置、管控一体化、优化调度、能源平衡等模型;开展重点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示范。申请系列知识产权,发表一批高水平论文。

支持强度:拟支持项目1~3项,单项资助经费不超过万元。

方向三:用数赋智的社会及行业治理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研发目标及任务、绩效目标要求:利用数据科学相关技术,构建高效可靠的数据融合服务,为政务及企业提高社会治理能效、创新性业务提供技术支撑,围绕跨领域数据展开网络空间安全研究。围绕旅游行业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要求,面向行业上下游在业务协同、场景落地、个性化服务等领域核心需求,开展旅游行业基础资源及数字化建设及应用研究。研发关键核心技术、设备、系统和平台3个以上;在3个以上行业开展应用示范;形成数据及交换标准;申请系列知识产权;发表一批高水平论文;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

申报条件及要求:高校、企业、研究机构可联合申报。企业在获取政府、社会化数据有良好运用场景及基础条件,高校和研究机构在数据处理及深度学习领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技术储备和研究条件。

1.跨领域数据融合服务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实施内容:研究不同领域数据在构建主题数据需求下的数据标准;研究基于主题数据与社会大数据融合的机制及算法模型;开展分布式数据融合服务模式与创新应用研究。开展跨领域数据融合环境下的网络空间安全机制;开展政务数据与核心领域数据融合服务,在交通、旅游、应急保障、综合禁毒、公共卫生、医疗、环境治理等行业的创新性应用研究。开展基于VR、AR等数据资源库建设在教育、培训等行业进行创新型运用。

考核指标:针对跨领域数据融合问题,至少结合1个政务数据与核心领域大数据融合,提出跨平台数据交换标准、指标、算法及构建可用模型,并制定评价体系;构建1套跨领域数据空间安全模型;建立至少2个核心领域数据汇聚及与社会海量大数据融合机制,在不少于2个行业进行应用示范;申请系列知识产权,发表有代表性高水平论文。

支持强度:拟支持项目1~3项,单项资助经费不超过万元。

2.面向智慧旅游的行业资源共享及业务协同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实施内容:研究旅游行业基础资源数字化采集、加工、共享理论及技术;研究面向旅游行业关键资源数字化标准体系及行业上下游业务协同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面向旅游行业业务协同及监管体系;研究面向游客在游前、游中、游后全生命周期智能推荐及协同调度一体化模型。

考核指标:研发旅游行业基础资源数字化采集、加工、共享平台1套,并成功实现不少于2个以上涉旅行业共享;研发面向旅游行业上下游业务协同平台1套,并在行业形成典型应用示范;研究开发面向游客旅游全生命周期智能推荐及协同调度一体化系统1套,并形成应用示范;形成一批知识产权及技术标准和规范。

支持强度:拟支持项目1项,资助经费不超过万元。

3.基于组网视频智能分析的人工智能数字交通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

实施内容:开展面向交通行业组网视频智能分析核心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基于人工智能的融合交通大数据在云计算平台中支撑特有业务领域的关键技术;开展云南省城市交通及高速公路在车辆识别、轨迹分析与跟踪、稽核督察、自动车流引导等关键技术研究;研发基于人工智能的城市交通及智慧高速公路预警、决策及指挥服务平台,并开展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研发基于组网视频智能分析大数据系统1套;研发基于人工智能的车辆识别、轨迹分析与跟踪、稽核督察、自动车流引导分析系统1套,并在不少于2个业务场景开展应用示范;研发城市交通及高速公路在特定领域智能化预测、决策及指挥服务平台1套,并开展应用示范。

支持强度:拟支持项目1项,资助经费不超过万元。

方向四:VR/A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用高端硅基微显示关键技术与应用

研发目标及任务、绩效目标要求:开展VR/AR设备的基础核心硬件硅基OLED微型显示器研究工作,抢占VR/AR新市场。通过开展高分辨率、高亮度、低功耗硅基OLED微型显示器研发,解决行业产品发展核心技术,大幅提高AR/VR产业发展所需显示器件的性能,实现VR/AR领域相关技术领先,通过新技术产品的产业化,建立规模化生产线或产业示范生产线,形成多款新技术产品,实现新技术产品产值5亿元以上。

实施内容:围绕VR/AR等显示系统轻薄便携、沉浸体验感大幅提升的需求,优化产品设计,研究开发微显示器件工艺制备关键技术,大幅提升产品的亮度、对比度和清晰度,提升硅基OLED微型显示器性能;研究开发高亮度OLED发光膜结构,研究开发超高分辨率关键技术,提升器件发光效率同步降低功耗,并匹配优化VR/AR用整机与应用技术。

考核指标:研发2英寸及以下硅基OLED微型显示器,主要用于AR/VR等近眼显示系统,显示屏幕分辨率大于×,发光亮度大于1nit(光强度单位),功耗小于1W,整机系统视场角大于50度,重量小于克;申请系列知识产权;实现新产品产值5亿元以上。

支持强度:拟支持项目1项,资助经费不超过万元。

方向五:面向东南亚的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发目标及任务、绩效目标要求:构建跨境能源互联网、以数字手段实现能源增值是云南省深化国际合作、建设国际能源枢纽中心的重要内容。本方向拟提出多能融合、多主体并存、多边互动的跨国智慧能源互联方案,实现以云南为支点的“中国—东南亚”能源互联互通;建立跨境能源互联标准体系,攻克多能互补协同调控关键技术,实现多种形式能源的智慧管控;针对东南亚各国典型电、热/冷、气的用能需求,形成“能源通道互联—区域资源互补—终端用户互动”的新型能源综合利用模式,促进区域可再生能源消纳、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依托云南省“中老”、“中缅”、“中越”等经济合作区建设,开展实证系统部署,促进成果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推广应用。研发关键技术和平台4个以上,形成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申请系列知识产权,发表一批高水平学术论文,在1个及以上示范点开展应用验证。

实施内容:研究符合东南亚各国基础条件并促进多类型能源跨国互联的技术标准体系;研究考虑双边-多利益主体的跨境多能互补能源规划技术;研究多边需求响应和不完备信息场景的跨境能源互联安全稳定运行机制及管控策略;研究多时间尺度下多能流耦合互补的能源优化管理技术,并开发跨境综合能源协调控制平台;开展面向东南亚的云南能源互联网实证示范点建设。

考核指标:提出适应跨境多能互补的智慧能源互联方案,发起1项国际能源互联标准;跨境多能协同调控平台涵盖3种及以上能源链,适配3种及以上国际或区域通信规约交互;在1个及以上跨境示范点进行关键技术验证,示范点接入3种以上一次能源、典型运行场景下综合能效提升10%以上。

支持强度:拟支持项目1项,资助经费不超过万元。

方向六:重大招商引资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产业化

目标及任务: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目标任务,围绕资源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等要求,通过加快引进相关企业落地云南,做大增量,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条件及要求:对到云南新投资“数字经济”领域且投资规模达10亿元以上企业,针对其创新成果转化落地和重大科研平台建设,符合条件的,在项目申报流程上设立绿色通道,给予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支持。

支持强度:拟支持项目1项,项目资助经费万元。

图片来源网络

—END—

来源:云南省区块链中心(转载请注明来源)

监制:青玉案编辑:张珺怡

往期精彩

北航云南创新研究院胡凯:产学研结合打牢技术基础为“数字云南”建设赋能

京东:深耕云南,不断挖掘特色产业,提升数字治理水平

华为:聚焦技术,打造优质区块链平台工具为云南赋能

阿里巴巴:用区块链共同推动云南省高质量发展腾讯:打造标杆项目,促进区块链在云南省全方位应用助推云南“上链”,共建“区块高原”——云南省区块链中心初期运营取得阶段性成效五华区领导赴区块链中心调研座谈,提出加大区块链产业推进支持力度高红勇:运用区块链发现和挖掘云南的未来价值王立国:推进区块链赋能实体经济一张图告诉你云南省区块链中心是干什么的?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unnanshengzx.com/ynxx/1077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