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化改革大幕启动 3月26日,国务院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明确强化强制性标准,优化推荐性标准,培育团体标准,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 2月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推进标准化工作改革措施、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会议释放出信号,国家已把标准化工作作为国家战略来考虑,充分体现出国家在标准化改革方面的决心和信心。3月26日,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标志着标准化改革的大幕正式开启。9月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贯彻实施〈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行动计划(-年)》,细化具体任务,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国家这一系列重大举措标志着标准化改革工作已经启幕,团体标准发展将开启新的篇章。 我国现行的《标准化法》于年实施,已经“服役”26年。《标准化法》作为上位法,对标准化工作的改革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年3月日,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中,明确规定“加快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修订工作,提出法律修正案,确保改革于法有据。修订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年6月底前完成)”。标志着《标准化法》的修订有了日程表。4月27~29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乌日图副主任委员率调研组到上海、广东就《标准化法》(修改)重点议案开展立法调研。标志着《标准化法》修订工作紧锣密鼓地启动。7月7日,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在京召开《标准化法》修订工作座谈会,总局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出席会议并讲话。标志着《标准化法》修订工作全面展开。 发挥节能标准对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撑作用 年2月2日,建筑节能领域新修订的重要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正式发布,自年0月日起实施。 节能减排是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提出节能减排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必由之路。 节能标准是国家节能制度的基础,是化解产能过剩、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有效支撑,是提升经济质量效益、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加强节能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充分发挥标准技术基础和政策工具作用,对于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提高节能工作水平,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年2月2日,建筑节能领域新修订的重要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正式发布,自年0月日起实施。 年4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节能标准化工作的意见》,对进一步加强节能标准化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为推动节能标准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按照《意见》的要求,将形成节能标准有效实施与监督的工作体系,产业政策与节能标准的结合更加紧密,节能标准对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撑作用更加显著。年4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对节能减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发布0月下旬,《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计划(—)》发布,强调发挥标准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基础和支撑作用。 “一带一路”作为国家战略具有深远意义,为这个宏伟构想落地,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举措。3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其中包括我国与亚欧非及世界各国的共建原则、框架思路、合作重点和合作机制等八方面内容,合作重点一章中强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 0月下旬,国家发布《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计划(—)》,以“推动标准”走出去、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深化国际合作、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支撑互联互通建设”为目标,全面对接服务《愿景与行动》。强调发挥标准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基础和支撑作用,不断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标准化双多边合作和互联互通,大力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加快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全面服务“一带一路”。 住房城乡建设部修订资质管理办法 住房城乡建设部继月22日发布新版《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后,于2月9日发布通知,进一步简政放权,取消特级企业编制标准的要求。 《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已经明确,要简政放权,推进审批权限下放。企业资质放权意味着行业门槛降低了,但行业监管力度必须加大。今后,各主体的职责会划分得更为清晰,行业协会的作用则会在保证建筑质量安全、确保建筑市场竞争有序等方面体现出来。所以,以后行业会变成“四位一体”(政府部门、协会、企业、执业者)格局,而不是由企业单独承担责任。 月22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新版《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最大亮点是建筑业企业资质审批放权。2月9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建市()54号]发布《关于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简政放权,最大亮点是取消《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建市[]72号)中关于国家级工法、专利、国家级科技进步奖项、工程建设国家或行业标准等考核指标要求。对于申请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企业,不再考核上述指标。 施工现场标准员试点工作成效显著 年,山东、安徽、河南、云南和重庆五个施工现场标准员试点省市(直辖市)全面开展施工现场标准员岗位设置、培训及考试认定工作。 推行施工现场标准员制度是标准化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标准实施监督工作的一个里程碑,是工程建设标准化监督的重要抓手。年部标准定额司山东、安徽、河南、云南和重庆五个施工现场标准员试点省市(直辖市)在五个试点省市。年3月9至日的培训活动,标志着我国在施工现场标准员制度建设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年,山东、安徽、河南、云南和重庆五个施工现场标准员试点省市(直辖市)全面开展施工现场标准员岗位培训和考试认定工作。年月5日,年4月8日,年月日,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协会组织的“施工现场标准员管理及信息系统研究课题”分别召开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工作会议。课题的研究对于实施施工现场标准员职业标准,开展标准员岗位设置试点工作,建立标准员岗位培训、考核评价和继续教育工作机制,构建标准员日常管理(含继续教育)工作模式,完善标准员资格取得、从业、继续教育、自律和监督管理,开展标准员岗位设置监督检查,全面推动施工现场标准员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全国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标准员指导意见》提供依据和支撑。年2月26日,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员工作委员会成立,标志着施工现场标准员的组织机构形成,为进一步推动施工现场标准员制度奠定了组织基础。 第二届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高峰论坛暨年度人物与标杆企业颁奖典礼隆重举行 月27日,第二届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高峰论坛在广州隆重开幕。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高峰论坛是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组织举办的工程建设领域盛会,每两年举办一次。月27日,第二届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高峰论坛在广州隆重开幕。本次论坛主题为:聚力标准改革,服务“四个全面”。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副巡视员卫明,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理事长王德楼,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李台然,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曹彬,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耿凌鹏出席论坛并致辞。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黄强主持论坛开幕式。来自各有关行业和地方工程建设标准化机构,协会各分支机构,协会各理事、常务理事,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年度人物与年低碳环保标杆企业代表,高峰论坛获奖论文作者,以及其他有关单位代表共计余人欢聚一堂,共享这场工程建设标准化盛宴。 论坛期间公布了“中光杯”有奖征文获奖名单,并对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年度人物和年低碳环保推广标杆企业进行了表彰。《聚力工程建设标准改革的理性思考》等30篇论文获“优秀论文奖”,《“四个全面”背景下的城乡建设标准化》等6篇论文获“创新论文奖”;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组织撰写的“建筑技术法规研究”专题论文和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组织撰写的“建筑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研究”专题论文被评为“集体创新奖”。江冰等50名同志获“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年度人物”荣誉称号,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等50家单位获“年低碳环保推广标杆企业”荣誉称号。 本届论坛采取主论坛加分论坛的形式举办,除主论坛外,还设置了四个分论坛,分别是:“互联网+标准”分论坛、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区标准化分论坛、建筑产业化分论坛、中加标准化研讨交流分论坛。 三部海绵城市标准达到国际水平《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城镇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和《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等三部国家标准,吸收了“浅层调蓄生态处理”专项技术成果,三部国家标准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国家海绵城市建设发挥重要技术支撑作用。 建设海绵城市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年0月22日,住建部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标志着以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规划等生态友好型的建设方式,成为今后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年2月至4月,住建部、财政部及水利部发布了《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公布了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名单。通过试点,先行先试,积累经验,为海绵城市的全面构建搭桥铺路。年5月28日,全国海绵城市建设培训班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举办,标志着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切实把海绵城市建设提上工作日程,全面规划、全面建设、全面启动,将这项工作不断推向深入。按照国家“加强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城镇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和《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等三部国家标准,吸收了“浅层调蓄生态处理”专项技术成果,三部国家标准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国家海绵城市建设发挥重要技术支撑作用。 标准引领管廊建设 年5月22日,国家标准《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发布。 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适应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公共产品供给,转变城市建设发展方式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国家非常重视城市地下管线建设,发布《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36号)、《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7号)提出意见。根据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作的要求,年3~5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和城市建设司紧急组织专家开展国家标准《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的修订工作。在两个多月的时间内,编制组30多位专家集中精力并采取“会战”方式,完成了《规范》修订工作。《规范》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年5月22日以第号公告批准发布,并于年6月日实施。 4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广东省珠海市举办全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培训班。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出席培训班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通过培训进一步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施行 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于年月日正式施行。 当前,国家对建筑节能减排的要求不断提高,打造低碳城镇、生态家园,正在成为我国城市化转型的一个重要突破点。随着史上最严《环保法》月日的全面推进执行,使用绿色材料,从源头确保绿色施工,无形中提升了整个建筑行业的工程质量标准。月日开始实施的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一步规范绿色建筑行业的市场规则、竞争秩序,并带动整个产业链实现设计和技术创新,并促进绿色建筑蓬勃发展。 标准助推建筑产业化全面铺开 年2月5日,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组织编制的《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外墙板》等9项标准设计为国家建筑标准设计,自年3月日起实施。 当前,加快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国家建设领域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国家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一大亮点。年2月5日,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组织编制的《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外墙板》等9项标准设计为国家建筑标准设计,自年3月日起实施。该标准设计填补了以装配式住宅为核心的民用建筑领域工业化标准空缺,为建筑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撑。改变了长期以来行业在相关标准设计方面缺乏统一指导的局面。6月日,建筑产业现代化国家建筑标准设计首次宣贯培训会召开,通过开展建筑产业现代化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的培训宣贯,进一步树立科学理念,凝聚行业共识,加大推广力度,提升建设水平。 4月6日,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产业化分会成立,是立足工程建设领域的形势和大局,是适应有效推进建筑产业化健康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 装配式住宅是推动我国住宅产业现代化发展的一场革命,具有划时代的重要作用。6月6日,行业标准《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规程》审查会召开,作为首部面向全国的关于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类的指导文件,它将引导、促进和规范装配式住宅的建设,引领整个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发展。9月9日,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亲自主持召开装配式建筑工作座谈会,认真听取了各参会代表的发言,就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有关问题与参会代表进行了探讨,并作了重要讲话。至此,标志着建筑产业化全面铺开。 标准编制与宣贯联动,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持续深入 8月2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批准发布《高性能混凝土评价标准》JGJ/T-;《混凝土用复合掺合料》JG/T-,两部标准自年4月日起实施。 高性能混凝土是重要的绿色建材,对推动节能减排、节约建筑材料、提高建筑工程质量、降低全寿命周期综合成本、促进建筑业技术进步等,都具有重大意义。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指导意见和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有关要求,住建部、工信部决定联合开展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工作。年月以来,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工作一直是部标准定额司的一项工作重点。年8月,住建部、工信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的若干意见》(建标〔〕7号),对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进行了部署,开始了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行动。 年月3日至4日,部标准定额司举办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师资培训班,邀请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技术指导组的专家,就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及相关技术要求进行系统讲解和技术交底。年0月28-30日,部标准定额司在北京举办了《高性能混凝土评价标准》等新标准、新技术师资培训班。专家对新标准《高性能混凝土评价标准》和《混凝土用复合掺合料》)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并和参会人员一起进行了重大、特大工程案例技术难题的经验分享、技术交流。两期师资培训班的目的是培育一支技术过硬的师资队伍,奠定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工作的技术基础。 8月2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批准发布的《高性能混凝土评价标准》,填补了我国评价和界定高性能混凝土在操作性标准方面的空白,批准发布的《混凝土用复合掺合料》,为矿物掺合料的复合化以及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提供技术依据。两部标准的发布将为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标志着我国高性能混凝土的推广应用进入实质操作阶段。 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住房城乡建设部于年4~月在全国开展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监督执法检查,有效推动标准实施监督。 工程质量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国民经济投资效益、建筑业可持续发展。为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有效保障工程质量,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年9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开展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通过两年治理行动,规范建筑市场秩序,落实工程建设五方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遏制建筑施工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及挂靠等违法行为多发势头,进一步发挥工程监理作用,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快速发展,提高建筑从业人员素质,建立健全建筑市场诚信体系,使全国工程质量总体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活动一年多以来,年在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网公布每个月的全国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落实情况的通报;曝光通报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违法违规典型案例;年4~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全国开展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监督执法检查,有效推动标准实施监督;月25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全国深入推进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电视电话会议,总结两年行动开展情况,研究部署两年行动下一阶段工作。两年行动开展一年多来,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社会反响良好。 住房城乡建设部大力推进无障碍建设工作 年8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住房城乡建设部刘灿司长介绍《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实施三周年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无障碍环境建设闪耀着人性的光芒,折射了社会的文明进步程度。国家非常重视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共享发展成果同奔小康生活。当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正处于建设高峰期,也已进入老年社会,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任务尤为重要和紧迫。无障碍环境建设近年来一直作为住房城乡建设部的一项中心工作来抓。自年国务院发布《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以来,住房城乡建设部开展了无障碍环境市、县创建工作,促进全国多个城市和多个县城改善无障碍环境。制订、修订了一批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标准规范,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同时开展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的宣贯培训和监督检查,保障无障碍设施的质量安全。 年2月5日,城乡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中国残联、全国老龄办等部门联合下发了《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创建无障碍环境市县检查验收工作安排的通知》(建标函]35号),将对“十二五”期间创建无障碍环境市县进行检查验收。年3月27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在北京召开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座谈会,部署创建无障碍环境市县检查验收工作。保证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的有序、扎实推进。 年8月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实施三周年新闻发布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司长刘灿表示,住房城乡建设部和相关部门一起,准备在创建无障碍环境市县的基础上,制定创建全国无障碍环境村镇的工作标准,大力推进村镇无障碍环境建设。要不断扩大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广度和深度,要扩大覆盖范围。要推进无障碍设施进家庭、进社区、进农村,使更多的人共享无障碍设施的成果。 标准为高铁“走出去”提供技术支撑 国家铁路局提出统筹规划、保证重点、分步实施的工作要求,拟用3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铁路主要技术标准的翻译工作。 近年来,随着中国铁路特别是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铁路科技创新不断取得新成果,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铁路技术标准体系,为加快铁路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加快推进铁路“走出去”,也迫切需要加强铁路技术标准翻译工作,加深世界各国对中国铁路技术标准的了解和认知,推进中国铁路标准国际化,在更高层次上支持铁路“走出去”。 为满足中国铁路“走出去”和中外铁路技术交流合作的需要,国家铁路局提出统筹规划、保证重点、分步实施的工作要求,拟用3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铁路主要技术标准的翻译工作。2014年完成54项铁路技术标准的英文翻译和出版工作。年8月,国家铁路局组织完成重要标准《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英文译本发布工作;9月国家铁路局发布《城际铁路设计规范》、《高速铁路静态验收技术规范》和《高速铁路动态验收技术规范》3项重要铁路工程建设标准英文译本;0月国家铁路局发布《绿色铁路评价标准》、《铁路声屏障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铁路旅客车站客运服务信息系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等3项铁路工程建设行业标准英文译本。对于更好地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支持中国铁路“走出去”特别是高速铁路、城际铁路“走出去”,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年世界标准日宣传活动 人才撑起标准的一片天 0月4日是世界标准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信联盟(ITU)三大国际标准化机构将世界标准日主题确定为“标准是世界的通用语言”,意在凸显标准的互联互通作用。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家标准委将世界标准日中国主题确定为“标准联通一带一路人才筑就标准未来”,旨在充分发挥标准化在国家战略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突出人才对标准化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牵头,经过精心策划,在当月22号《中国建设报》专版报道了8位在工程建设标准化领域作出过杰出贡献的专家,当月的《工程建设建设标准化》期刊中,集中展示了位标准化专家的风采,弘扬标准化工作者的创新、奉献及严谨精神,通过他们的业绩和精神,激励广大标准化工作者更加努力奋进,为标准化事业的明天共创辉煌。 标准规范为数据中心建设保驾护航 年5月5日,国家标准《数据中心设计规范》(送审稿)审查会在京召开。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而数据中心是信息化的关键基础设施。年5月5日,通过专家审查的国家标准《数据中心设计规范》作为数据中心建设标准,将为数据中心的技术先进、节能环保、安全可靠保驾护航。年3月25日发布的《数据中心场地基础设施运维管理标准》,作为国内首部运维管理方面的标准,其制定和编写旨在提升整个数据中心行业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层面的运维管理水平。该标准的应用将能够规范数据中心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的进程,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月9~20日,中国数据中心年度论坛暨中国优秀数据中心颁奖典礼于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信息通信委员会组织举办,每年一届。论坛在业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本次论坛首次采用2天时间,有人次代表莅临了本次论坛。年度论坛中揭晓了“年度中国优秀数据中心评选”活动中各大奖项。经过专家初审会和终审专家答辩会,有8个数据中心从众多参评数据中心中脱颖而出,获得中国数据中心标准化示范项目奖;20多个产品获得中国数据中心工程建设产品应用奖;5家企业获得了中国数据中心优秀名族品牌和7家企业获得了中国数据中心优秀供应商称号。 论坛集中发布多个重磅内容,包括《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技术白皮书》(DCIM)、中国数据中心DCIM行业发展报告、数据中心运维标准体系等精彩内容。 《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发布 年月7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 年月7日,《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发布。共下达标准制修订项目79项、标准外文版翻译项目8项、标准复审等专项工作53项。该计划的特点:一是启动构建“国家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体系”。二是突出重点。注重绿色出行,改善民生;落实海绵城市建设;推进建筑工业化;推广更高水平建筑节能技术;规范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等。三是加大现行标准修订力度,解决标准滞后问题。 声明:《工程建设标准化》致力于建设标准、工程技术等领域内容的原创及精选。转发文章的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实原作者姓名,还望谅解。如觉侵权,或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工的邮箱:mail bzh.org.cn,多谢!欢迎八方赐稿,工程建设标准化平台大门永远向各原创大牛触手大神们敞开!赞赏 人赞赏 白癜风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最好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unnanshengzx.com/ynly/559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