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普洱,满目苍翠,生机盎然。第二届普洱绿色发展论坛1日在此开幕,来自中国多地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交流总结普洱绿色发展模式,探索普洱绿色发展路径,推动普洱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

在这个充满了绿色的季节召开了这样一个以“绿色”为主题的论坛,不禁让人好奇,普洱的绿,到底是怎样一种“绿”呢?

“绿”优势

绿色,是普洱的生命底色,是普洱的内在神韵,是普洱的魅力所在。普洱各族人民满怀着对上苍的敬畏之心、对祖先的敬仰之情、对生命的敬重之意,在4.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呵护着16个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近70%,拥有全国近三分之一的物种,使普洱摘得了“世界生物种质基因的宝库”“云南动植物王国”的桂冠。

普洱境内还有距今万年的茶始祖宽叶木兰化石,镇沅千家寨年的茶树王,澜沧景迈山上万亩的古茶树群落。普洱是历史上著名的茶马古道的源头,是名副其实的“世界茶源”和“中国咖啡之都”。年6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同意普洱市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国家级绿色经济实验示范区。

“绿”文化

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普洱处在“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等多个重大战略交汇点上。机遇前所未有,但是怎么抓住机遇,让“绿色”成为普洱的品牌,成为普洱发展的“金钥匙”呢?普洱市委书记卫星透露了其中一个重要要素——文化。

提及普洱的文化,普洱茶、茶马古道等都属于普洱传统的文化名片。卫星介绍说,在此基础上,普洱实施了文化“珍珠链”工程,让文化珍珠串起来、露出来、亮起来。

卫星形象地把“珍珠链”工程比喻成:串珍珠、露珍珠、擦亮珍珠。“串珍珠”的活计交给了文化旅游产业。通过发展文化旅游,普洱市把分散的景区景点和旅游资源串成线、集成团、连成片。“露珍珠”的活儿就交给了营销,通过有组织性的营销活动,讲好普洱故事、传播普洱声音、展示普洱形象。而“擦亮珍珠”靠的则是特色和创新,总之就是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独具普洱元素符号和标识。

卫星列举了文化“珍珠链”工程的部分具体工作。通过开展“大事件”营销,普洱成功举办了国际茶业大会、两岸四地茶文化高峰论坛、绿色发展论坛、民族团结进步论坛等活动。同时,普洱还被确定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成功创建了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人文纪录片《天赐普洱》、大型原生态民族歌舞《佤部落》等一批文化精品力作也在多个平台播出、展示,传播范围遍及国内外。

“绿”画笔

卫星表示,普洱坚持用好“绿色”画笔,打好文化牌,用“包容开放、团结拼搏”的普洱精神擦亮“天赐普洱·世界茶源”城市品牌。近年来,普洱把发展绿色生态有机产品作为主攻方向,和西南大学、云南大学、首都经贸大学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3个院士工作站(正在申报7个院士、专家工作站),以茶叶、咖啡、生物药等特色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茶、咖啡等有机基地建设,仅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就达个,居全省第一。

“祖祥”“原生”等一批普洱茶产品还通过了国际有机认证。以景迈山古茶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契机,把小品牌集中起来打造“景迈山”大品牌,进而推动26座古茶山品牌打造并逐步辐射延伸,将云南普洱茶交易中心和云南咖啡交易中心建设成为国内最大的茶叶、咖啡交易平台、投融资平台和定价中心。

卫星表示,下一步,普洱还将建立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加快推进普洱地理标识设计、认证工作,推动26座古茶山品牌打造等。通过这一系列工作,用足用好“普洱”这一金字招牌。

(综合自中新云南新闻网、云南网、中国日报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

------------------









































白癜风是什么症状
白癜风图片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unnanshengzx.com/ynly/583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