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周围的人都念叨着中秋节,或许我还想不起来吧,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过节的概念,一般只有到放假才知道,哦,又该过节啦。不过现在还好,只要翻朋友圈还是能知道很多,现在大家不都是在朋友圈过节的嘛。 一如既往,今年中秋又是一个人在外地,不同的是这次在北京过——一个隔着云南十万八千里的城市。给妈打了个电话,她说过节了想吃什么就自己买。“想吃什么就自己买”这句话逢年过节必定从她口中说出来,自从上了初中,除了春节在家过,其他时间都是在外面。因为性格孤僻,都是一个人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听听音乐,偶尔也会喝喝啤酒。 我打电话回去的时候爸没在家,出去干活了,估计他要是在也只会说“没什么事就挂了,现在你比我懂了”。妈说,好几次过节爸都没有回家,给哪家干活他就在哪家吃饭了,过节也就她一个人在家。“一个人图方便,随便煮点面就吃了。”妹妹在城里读书,一放假就闹着要回去,妈说车费太贵,虽然放三天假也就只能在家待一天,不想让她回去,但最后还是拗不过妹妹。其实妈心里乐着呢:“今年好了嘛,你妹妹和我一起在家过中秋了嘛。” 中秋节还没来到,月饼广告又要开始大做文章,五花八门的月饼着实好看,有水果的,有火腿的,还有包装精美专供送礼的……不过,价格也不菲,吃月饼好像很奢侈。有人告诉我,九月份被称为北京最堵月,我问为什么,他们笑话我不懂行:“过节是不是要考虑送礼了?” 不知道从哪年开始,家里就没有买月饼的习惯了。以前我们那里的农村,房子虽然是土坯房,但是可宽敞了,我们管叫“长三间”,门口还有一块大大的院坝。我们那边很少有说中秋节的,都管这天叫“八月十五”。农历八月十四正是我们的赶集日,每家每户都会有人去赶集买月饼,我们也不叫它月饼,直接叫“饼子”。等到八月十五这天,下午吃完饭,一家人就会坐在院坝里乘凉。我习惯把高凳子搬出来,坐得比爸妈都高,等到月亮出来,我又跑回房间把饼子抱在怀里跑到院坝里。我轻轻地把月饼的红色包装纸撕开,就怕自己沾一手的油,小心翼翼地,像剥开一个鸡蛋一般,但还是弄得一手的油。撕开红红的包装纸,先把自己的一份拿走,剩下的扔给爸妈。 月亮很亮,明晃晃的,还那么皎洁,那时候都不习惯开灯。我伸出手来指着月亮告诉妈:“月亮好圆啊!”妈伸手就把我手打回来,她说不能养成指月亮的习惯,要是指了弯月亮(月牙)会被割耳朵。不知道这个说法是谁编制出来来安慰大家的,那时候我的耳朵确实经常流脓,大人们都说是我指了弯月亮被割的。 闹着闹着,周围的邻居也开始插话了:“你家饼子买了多少?” “就买了几个,你家的好吃不好吃?” 大人们又要开始吹牛,街上哪家的饼子好吃,哪家的越做越好,哪家的比较油……印象中我妈比较喜欢街上有一个回族阿姨家的饼子。后来没有卖了,我妈有一次回来还唠叨半天:“怎么我今天找了一天也没有找到。” 那时候月饼八角钱一个,听说那种饼子叫白饼,打开包装还有两个,所以大家都喜欢说一斤,估计也是足称的吧。后来涨价了,一块钱一个,一块二一个…… 在北京没找到云南的月饼,也吃不到家乡的菜,没有家乡的味道,去要了一碗西北的油泼面。抬头,霓虹灯老师亮堂,可是也没有月光皎洁啊,没看到月亮,它还回来割耳朵吗? 人物、新闻、文章、朗读...... 最真实的一面 扫描白癜风特征白癜风早期症状图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