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云南省药物资源丰富的优势,进一步做强做大中药饮片产业,推进中药饮片产业健康快速发展,4月19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中药饮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新闻发布会在昆明海埂会堂召开。

会上,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向社会各界和媒体界的朋友们通报和解读《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中药饮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具体内容。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中药饮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云政发〔〕19号)(以下简称《意见》),经省人民政府第2次常务会议和十届省委常委会第77次(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于年4月3日印发实施。这是云南省委、省政府推进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又一务实、创新举措。

一、《意见》出台背景

中药饮片产业居生物医药产业链中间环节,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目前,云南省中药材种植面积万亩,居全国第一位。据不完全统计,云南省中药材种植养殖农业产值亿元,全省中药饮片工业总产值约为70亿元,中药材资源的利用率、转化率较低,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鼓励支持中药饮片产业发展,有利于转化云南省中药材资源优势、保障中医临床需要、支撑中药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拓展健康产业。

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全力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的目标要求,尤其是打造“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均与中药材资源开发利用乃至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息息相关,也为资源转化、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意见》结合云南实际,坚持问题导向,瞄准云南省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围绕打造一流中药饮片产业体系,突出调结构导向,有针对性提出了10条务实创新举措,彰显了云南将大力发展中药饮片产业坚定的信心和决心。《意见》发布实施,着力打造云南省又一特色、新兴产业,必将推进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和中医药事业提质增效。

二、《意见》主要内容

《意见》共10条措施,主要内容为:

(一)实施产值翻番计划

以大品种中药材和云南特色药材为发展重点,调整种植养殖结构,推动中药材产地初加工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提升生产效益,促进流通使用,支持中药饮片企业并购重组,引导形成中药饮片生产集聚、区域联动、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重点培育10—20户区域性中药饮片生产龙头企业,鼓励中药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到年,中药饮片全产业链经济总量比年翻一番,实现千亿元产值发展目标。

(二)健全标准规范体系

开展云南省现有中药材标准、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提升修订工作,支持新的中药材标准、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研究制定工作,每个品种标准规范给予研究单位一次性10万元补助;被国家标准新收载的云南省中药材、中药饮片标准规范,每个品种标准规范给予研究单位一次性万元奖励,全面推进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同时推进省际间地方标准互认。

(三)保持种植规模领先

根据市场需求引导中药材种植规模合理增长,到年,稳定在万亩左右,保持种植面积、产量全国领先,中药材种植户收益年均增长10%以上。建设覆盖云南省优势品种中药材良种选育基地30个,优质种子专业化经营公司10个,新增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养殖)基地个以上,从源头上保障中药材质量。支持绿色、无公害、有机等中药材标准化规范化种植(养殖)基地建设。鼓励中药生产企业在“云药之乡”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

(四)加大工业奖补力度

对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生产工艺及标准研究实施一次性奖补。在云南省行政区域内成功申报配方颗粒生产许可的企业,对其完成备案的生产工艺及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具体标准为:-个给予万元,-个给予万元,个以上给予万元。支持具备中药配方颗粒生产条件的企业与国家试点企业开展配方颗粒生产项目合作或独立开展中药配方颗粒省内试点研究。

对中药配方颗粒试点企业、新建中药饮片企业生产项目实施一次性奖补。中药配方颗粒试点企业生产项目落地,按照其生产设备投资的%(或固定资产投资的20%)进行一次性奖补,单个企业最高奖补不超过0万元。新建中药饮片企业生产项目落地,按照其生产设备投资的60%(或固定资产投资的10%)进行一次性奖补,单个企业最高奖补不超过万元。

对中药配方颗粒试点企业、新建中药饮片企业贷款利息实施一次性补助,补助资金不超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贷款2年利息的总额,单个企业最高补助不超过万元。

按照《云南省资本市场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对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发展给予支持。

(五)推动深度开发利用

以中药饮片生产工艺、质量标准等有关研究为重点,支持开展关键技术和工程化技术研究,推动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进一步整合省内外科技研发资源,联合共建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科技创新基地,搭建中药饮片研发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对市场占有率、科技含量较高的白药系列、三七系列、灯盏花系列、美洲大蠊等中成药大品种进行二次开发;突出以临床价值为导向,鼓励经典名方类中药申报;加快推进保健食品、功能食品、特殊用途化妆品等产品研发生产,推动中药饮片产业可持续快速发展。

(六)打造一流服务平台

重点培育和引进2-3个国内有影响力的CRO(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提供药物筛选、产品设计、安全性评价、临床试验方案设计、数据管理与分析、政策法规咨询等全方位服务;重点培育4个国家级药物非临床试验机构、10个国家级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和2个药品认证审评、检验研究机构,加大科研检验能力建设和设施设备投入,全面打造国内一流的中药饮片产业技术服务平台。

积极培养和引进医药产业复合型人才,加强药学队伍建设,加强中药制药特别是中药材种植、鉴别、传统炮制技术、新型饮片研发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鼓励企业引进高端专业人才。发挥“老药工”传帮带作用,抓好中药饮片炮制技术的传承与创新。

(七)建立完善流通体系

按照中药材、中药饮片品种建立产业追溯体系,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推动云南省中药材大数据系统建设,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建立统计体系和信息发布机制。建立中药材种植养殖、初加工、包装、仓储、运输和销售一体化的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互联网+”智慧医药物流,开展中药饮片智能代煎煮(含膏方熬制)与互联网企业合作配送上门服务等方面积极探索。做大做强中药材专业市场,打造全国领先、辐射南亚东南亚的药材集散中心。

(八)鼓励中药饮片使用

积极支持国家药典及云南省省级标准收载的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纳入国家和省级医保药品目录。将符合规定的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对于统筹基金不予支持的品种可用医保个人账户支付。

提高中药饮片在医疗机构中的使用比例。医院门诊中药处方(含饮片、中成药、院内制剂)占门诊处方总数比例不低于60%,中药饮片处方占药品处方总数比例不低于30%;医院门诊中药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比例不低于40%,中药饮片处方占药品处方总数比例不低于20%;医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占中医门诊处方总数比例不低于40%。

(九)推进产业扶贫合作

推动医药企业到贫困县设立“定制药园”作为原料药材供应基地。鼓励医院优先采购以“定制药园”中药材为主要原料的中药饮片(药品)。支持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建设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发展中药材种植养殖,培育中药材种植养殖大户。推动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建设与乡村旅游、文化推广、生态建设、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鼓励中医药院校在贫困地区建立教学实验培训基地。

(十)优化营商发展环境

-年,省人民政府每年统筹安排奖补专项资金5亿元,支持中药饮片产业重点领域发展和关键环节突破,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委会同省财政厅等部门研究制定中药饮片发展专项奖补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具体项目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牵头组织实施。

支持中药材、中药饮片行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在技术研发、标准制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大品牌中药饮片保护力度,落实云南省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有关政策,建立开放、诚信、公平的良好市场环境。建立中药饮片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加快制定出台配套实施办法、细则,合力推进中药饮片产业发展重点项目、政策措施落实。

三、有关保障措施

《意见》全文共10条措施,每一条均明确牵头落实部门和配合部门,并明确了相应的保障措施。比如对中药材标准、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研究和中药饮片工业生产等重点环节,明确了一次性奖补政策保障,还提出了重点培育和引进2—3家国内有影响力的CRO(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和建立中药材种植养殖、初加工、包装、仓储、运输和销售一体化的现代物流体系等服务保障措施。特别是明确了—年省政府每年统筹安排奖补专项资金5亿元,支持中药饮片产业重点领域发展和关键环节突破的资金保障措施,将引导形成中药饮片生产集聚、区域联动、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同时要求加大品牌中药饮片保护力度,落实云南省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有关政策,建立开放、诚信、公平的良好市场环境。建立中药饮片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加快制定出台配套实施办法、细则,合力推进中药饮片产业发展重点项目、政策措施落实。

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卫计委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来源: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中成药
擅长白癜风的辩证论治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unnanshengzx.com/ynly/856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