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由中国记协主办的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评选结果揭晓。中国人民大学杰出校友、云南日报评论部主任王雪飞荣获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

长江韬奋奖是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最高奖。本次有20名新闻工作者获长江韬奋奖,其中长江系列10名,韬奋系列10名。

  驻守基层14年,走遍当地90%村寨,采访足迹遍及云南全部州市、上百个县区。

  3次获得中国新闻奖,10次获得云南新闻奖一等奖。

  这就是本次长江新闻奖获得者、中国人民大学杰出校友王雪飞!

王雪飞,男,汉族,云南日报评论部主任。——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硕士学位。毕业后进入云南日报社工作,年获得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

作为深入基层的记者,自年7月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新闻学专业毕业进入云南日报社工作以来,王雪飞长期扎根基层和党报新闻工作一线。在地处中缅边境的云南省保山市,他作为云南日报驻地记者、记者站负责人,驻守基层记者站踏实工作达14个年头。其间走遍了保山市所有乡镇、近90%的村寨,采访足迹遍及云南全部州市、上百个县区,与边疆各族干部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对见证和记录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进步充满激情。

  云南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省份。在云南日报保山记者站工作期间,王雪飞多次第一时间奔赴地震、山火、洪涝、冰雪、泥石流等灾害现场,及时发回抢险抗灾各类报道,从未在任何突发事件中缺位失职。年7月至8月,滇西地区发生特大洪灾,王雪飞先后辗转保山市腾冲县、龙陵县,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陇川县、瑞丽市,其间即使因天雨路滑跌伤椎骨仍然坚持边治疗边采访,40余天坚守在灾区一线,采写抗洪抢险报道近百篇件。其参与采写的作品《滇西抗灾》(系列)获得年度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深入的采访作风和敏锐的新闻触角,让王雪飞在看似平淡无奇的基层一线总能捕捉到新闻“活鱼”、“大鱼”,采访写作了大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并因此成为云南日报采编业务实绩突出的业务骨干和新闻获奖“大户”。他先后发现并参与报道了优秀基层党员普光洪、优秀司法干部黄映东,长期跟踪报道优秀共产党员杨善洲等先进典型的模范事迹。其参与采写的消息、通讯、评论、系列专题报道等作品先后于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共计10次获得云南新闻奖一等奖,4次获得全国省级党报新闻奖一等奖,6次获得云南报业新闻奖一等奖,还有多件作品获得各类奖项;3次被评为云南日报先进工作者;并于年入选云南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

  作为党报记者,长期的基层实践,让王雪飞能够厚积薄发。年,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多次组织专题采访组主动走出去,在周边各国开展考察调研、媒体交流。年9月,王雪飞作为采访骨干,参与了由集团主要领导带队的赴越南、柬埔寨、老挝三国专题考察采访组。由他作为执笔人写作的“推进桥头堡建设·东盟观察”系列报道,以开阔多维的视角、写实思辨的手法、活脱流畅的文笔,推出了《共饮一江水》、《同享一片天》、《走到一起来》三组专题报道,为云南对外开放助力加油、资政献策。

采访组一行通过实地考察,与当地政界、商界、新闻界和民间组织广泛接触,用媒体人的视角,带回新的感受、发现和思考,及时反映了大量有效信息,达到了加深了解、增进友谊、加强合作的目的,在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中争取了主动。系列专题报道多角度、全方位展示东盟地区与云南之间的交往和未来展望,既有全局宏观报道,又有背景展示、新闻拓展与感性体验,可读性和人文色彩浓烈,突出反映了中南半岛三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等相关情况,拉近了广大读者对东盟地区的认识和理解。中宣部新闻局编发专题新闻阅评认为:云南日报的系列专题报道力求创新突破,通过精心策划、精心采编,突出报道的贴近性、可读性、针对性和影响力,取得了显著宣传效果,有效发挥了主流媒体的舆论先导作用,为云南深入实施对外开放战略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这组系列报道在国内外引起较大反响,获得第21届(年度)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奖二等奖。

  作为评论部主任,他积极参与云南日报改版改革工作,在集团主要领导指导推动下,把加强和创新评论工作作为发挥党报独特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建设的重要内容,着力在评论言论方面以转作风、改文风为目标进行重点突破。在他身先士卒的带动下,云南日报评论宣传工作很快气象一新。年5月,中石油云南炼油项目引发群众热议和媒体   长江韬奋奖是经中央批准常设的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最高奖,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组织评选,授予新闻传媒界从业人员的全国性最高奖项。该奖项为年根据中央关于《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管理办法》精神由范长江新闻奖和韬奋新闻奖合并而来,每两年评选一次。每届评选20名获奖者(其中长江系列10名,韬奋系列10名)。

  延伸阅读

  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评选今日揭晓

  中国记协主办的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评选11月2日揭晓。来自全国报社、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新闻网站的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其中特别奖3件,一等奖40件(含10个新闻名专栏),二等奖85件,三等奖件;20名新闻工作者获长江韬奋奖,其中长江系列10名,韬奋系列10名。

  这些作品好在哪?

  获特别奖的新华社通讯《胜利的号角和平的宣示》描写细腻,现场感强、历史感强,充分展示中国人民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决心。

  人民日报评论《凝聚当代中国的价值公约数——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面社会现实,生动、鲜活地阐释重大而又深刻的时代主题,思想性强,说理性强,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磅力作。

  中央电视台电视消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选材精心,以镜头语言呈现纪念大会庄重热烈氛围,展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重要历史现场。

  获一等奖的四川日报文字消息《户人的藏乡走出名大学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系列《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电视访谈《老冯家的“传家宝”》等作品角度新颖,报道生动鲜活,体现了记者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入扎实的采访作风。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采访制作的《WhoisXiDada?》生动活泼地展示了外国留学生眼中的中国领导人的形象,语言清新,形式新颖,充分体现了新媒体的特点。

  获新闻名专栏的经济日报《视点》、长江日报《市民大讲堂》、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网罗天下》、大众网《独立调查》等栏目深入解析社会热点,积极回应大众关切,澄清谬误、明辨是非,传递社会正能量,为全面深化改革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体现了媒体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

  他们为什么获奖?

  ●多年来坚持党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争当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牢记社会责任,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积极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做出了新的贡献,成为党和人民放心的优秀新闻工作者。

  中国记协将于近期召开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颁奖会,对获奖者进行表彰。

综合:中国记协

转自中国人民大学云南校友会







































治白癜风银川哪家医院好
哪家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unnanshengzx.com/ynsh/506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