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受丽江市委宣传部邀请,由学院团委赵晓飞老师带队,学院40名学生代表前往丽江市宣科庄园观看了由昆明市聂耳交响团演奏的丽江《春之声之四》交响音乐会。 昆明聂耳交响音乐团跨越多公里,为丽江人民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听觉盛宴,音乐会上通过演奏了《命运交响曲》、《小河淌水》、《茉莉花》等多首令人耳熟能详的经典音乐曲目。通过音乐,传递了对纳西古乐的传承以及对纳西人民伟大的音乐家宣科老先生的崇高敬意。此次音乐会不仅仅是感受悠扬的音符萦绕耳边的听觉盛宴,更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 此外,本次音乐会还不得不提一位88岁高龄的老人,宣科老先生。 宣科,男,音乐民族学家,年生,藏裔纳西族,云南省丽江人,教会学校毕业。现已从丽江地区实验中学退休,从事音乐研究。 年他遭受无妄之灾,关进了监狱,一直到年才重返故土。有人说宣科去坐牢,像是进了一次美容院,二十余年之后出来,他依然生气勃勃,青年焕发,丝毫看不出一个获释囚徒的沮丧。牢狱生活没有击垮他,是因为音乐始终呵护着宣科的心灵。积蓄得太久,所以便聚集了足够的喷薄气势。重获自由的他精心炮制《音乐起源于恐惧》,在《天津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研究》等刊物发表之后,在音乐界引起了轰动。他以翔实的资料,独特的见解,有力的论据,向早已成定论的音乐艺术的起源论,发起了强劲的挑战,他新奇的观点为人们打开了另一种独特的视角之窗。不仅在国内引起了轰动,而且也在国外音乐理论界引起了轰动。他更成功论证了流传于丽江地区的《紫薇八卦》是唐朝皇帝李隆基亲自谱曲的宫廷音乐,与已失传多年的《霓裳羽衣曲》为同期御制;论证了《浪淘沙》是南唐后主李煜所作……他潜心发掘和研究纳西古乐,在纳西古乐被世人认知的同时,宣科也获得了世界性的声名:英国的牛津大学、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伦敦大学、国内的中央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学院等十几所大学和音乐协会请他去讲学。他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登上牛津大学讲台的第一位中国大陆的学者。 不必讳言,和许多秉资恃才者一样,宣科也不无狂猖的一面,并因之付出代价,30余年的壮岁全是在颠沛和囚禁中度过的。从学问的专修和积累说,固是令人扼腕的挫折;但从生活的体认及品性的锤锻说,却又赢得非一般安蛰书斋者所可得到的领受。从而树框立架的基面便大见舒展,这又是以失补得的另种优势。 尤为难得的是,他在饱经忧患之后所表现出来的振作有为的生活态度,及锲而不舍的求知精神,使其不断显有与岁月偕新的活力和令人刮目相看的进境。这也不难于披览其著述中切实感到,讲足以作为成年自学者的良好范例。 文字:王迪茜 图片:李军钢姚佳炜 赞赏 长按北京最权威的治疗白癜风中医医院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