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深化“放、管、服”改革及“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部署,玉溪市政府以建设智慧城市为契机,大力加强“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将红塔区列为工作试点。红塔区立足实际,积极创新,目前已在全市率先建成了一站式惠民“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初步实现了跨层级、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互认共享,避免了办事群众重复提交办事材料、证明和证件等,树立了政务服务“红塔标准”。

记者走进红塔区政务服务大厅,实地了解红塔区一站式惠民“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情况。

大厅里的宣传查询机可以查询部门政策动态、办事指南等。

导服咨询台放置了联系卡和评价卡,办事群众有任问题都可致电询问。

为进一步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提升政务服务信息化水平,红塔区构建整体联动、部门协同、平台融合、数据共享、一网办理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群众办事满意度。

在建立全区统一政务服务标准体系的基础上,红塔区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打破部门界限、政务藩篱和信息孤岛,全面整合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资源,建立台前统一受理、台后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新模式,实现政务服务“五个一”建设。

“一码”管理。将全区所有事项统一编码纳入政务服务事项梳理系统进行管理,确保“同一事项、同一标准、同一编码”。

“一号”申请。个人以身份证、企业以社会信用代码作为申请办事的唯一标识,构建全区统一的电子证照库,实现公民、法人办事“一号”申请,避免重复提交材料。

“一窗”受理。构建综合政务服务窗口,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政务服务信息系统,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受理,就近能办、同城通办、异地可办。

“一网”通办。建成网上统一身份认证体系,推进群众网上办事“一次认证、多点互联”,实现多渠道服务的“一网”通办,大幅提高政务服务的便捷性。

“一库”共享。依托市公共基础信息资源库和红塔区一站式惠民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全区统一的政务服务专题数据库,建立健全政务信息采集、使用、更新、管理以及共享、交换机制,实现“一库”共享,互联互通。

一楼综合受理窗口,主要以办理自然人为主的业务。

自助服务区

对照《云南省行政许可通用目录》和《“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结合“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标准建设”、“减证便民”专项行动,红塔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对入驻平台事项的名称、材料、时限等进行全面清理规范。取消了脱离实际、显失合理的各类证明和材料96项,压缩时限天,平均每件事项压缩7.8天。

通过梳理精简,《一站式惠民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形成,内含27个业务部门,个服务事项,其中行政许可事项项,公共服务事项56项。

此外,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推动各部门事项向政务服务大厅进驻,保证进驻事项能全流程运行。利用现有的网络平台,推动实体政务服务大厅向网络延伸,采取“信任在先、审批在后”的网上办理模式,实现咨询、申请、预约、受理、查询等环节线上线下无缝衔接。

进入政务服务大厅后,通过“一码”取号,等待办理。

每个窗口前都有一台综合服务器,用于个人信息显示、签名确认和满意度评价。

“今天从取号到办理完成,花了20分钟不到,方便快捷!”近日,前来办理门头装饰、招牌审批的陆明对记者说。

据云南永兴元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通过沉淀办事过程数据,构建红塔区权责清单库、事项标准库、网上申报库、统一受理库、个人空间库、企业空间库、电子证照库7大主题信息库,实现用户在线行为数据留痕、可追溯,自动识别系统内历史数据,做到一次填写多次复用、一次录入永久共享,极大地提升企业和公民在线办事体验。

“在办理过程中,我们将办理事项材料分成四类,无条件复用(如出生证明)、限期内选择性复用(如卫生许可证)、无限期选择性复用(如结婚证)、不可复用(如具体某个事项的申请表),并运用系统统一核查确认申报材料。”红塔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局长张君娣说,群众办事“一码”申请,提交过的材料与“一码”绑定,业务系统会自动匹配符合复用条件的历史材料,减少群众重复提交相同材料,变“群众奔波”为“信息跑腿”,从源头上避免各类“奇葩证明”、“循环证明”等现象发生。

同时,玉溪市还建立了“玉溪政务服务”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安全
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unnanshengzx.com/ynsh/7284.html

------分隔线----------------------------